
运河岸边曾经的“开脸”
徐红星
我家住在运河东岸的菜屯镇。漫步在大运河畔,远望北去潺潺的细流,鳞光闪动千年的时光,每一波一澜都荡漾着历史的回响。例如它曾经目睹的新娘子开脸情景,却一去不回返了!
开脸,就是黄花大闺女出嫁前天,用白细线绞面部的汗毛。
我娘曾经给邻居的九姐开脸。娘把线的中间含在嘴里,用牙齿咬住,然后用两只手将线交叉起来,再左右手各抓线的一头。
利用那两股线的交叉点在待嫁女脸上移动的绞合力,将九姐脸上的汗毛拔下来。使九姐脸上特别光洁、干净。应该说这是运河边上最原始办法,所以我们老家那里也叫开脸,也叫绞脸。
实施开脸的人,须儿女双全的、和蔼可亲的大娘大婶。其寓意可谓幸福吉祥。因此,说出嫁前的第一次修面而已,“开”就含有第一的意思。
听说在文化氛围的家庭,给待出阁的姑娘开脸进行仪式时,大娘大婶们会在新娘面部左右各绞三下,并诵念以下_三句吉话:‘左开三下中状元’,祝愿新郎科举仕途通达;‘右开三下福满堂’,祈求家族世代富足安康。或者‘一绞新娘笑颜开,二绞新郎事业顺,三绞夫妻恩爱来’等……
总之,女子出嫁开脸是一种传统婚俗,指通过用细线绞去脸上的汗毛,象征新娘从少女变为成熟女性,并祈求婚姻幸福美满。
“开脸”这一习俗直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叶的“文革”以后才很少见,因为它也被“造反派”们列为了“四旧”。破四旧时好多传统的民间艺术给破坏了,实在有点遗憾了!

作者简介:徐红星,《茌博文史萃》编辑 ,文史爱好者,尤其在地方红色文化教育的挖掘上,做出突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