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傅
安徽卫艾云
农历九月十九日出生的我,自小就跟别人吹牛自己和观音同一天生日,好像跟《西游记》沾亲带故,人都倍有面子了。后来就以一传十、十传百的架势,这个广而告之的秘密,一不小心,就让离我家不远的观音庙里的师傅也听到了风声。
说她是那里的师傅并不准确,她明明就住在我家对面,我小姑还是她们家的小媳妇呢。但是奶奶一再告诉我,见面了要喊她师傅,让她保佑我们长命百岁。我心想,这真是糊弄人的迷信嘛!
师傅姓张,在我家对面开了几十年的代销店。丈夫明贵在几里开外的轮窑厂当厂长,家里的条件可是远近闻名的好。有时,我们帮大人去打酱油或者称红糖什么的,她都会偷偷塞几个小糖给我们。那时候,一毛钱可以买十个用红色纸包裹的小糖,这小糖,对我们来说是稀罕品,一年吃不上几回,所以每次她给我们,我们都舍不得吃,有时竟然会忘记装在口袋里,等妈妈洗衣服时才会发现它们,真是太后悔了!师傅代销店的东西,向来是整整齐齐、一尘不染,任何时候去,都能看到里面是欢声笑语,师傅是个热闹人的人。奶奶说师傅天生做生意的一块材料,一个女子比男性都强。
明贵师轮窑厂里当个一官半职,可比当乡长还要威风。谁家盖房子都得要红砖,这红砖是一砖难求。原本要关门的轮窑厂,在明贵手上是起死回生。因为红砖难求,明贵还招募了不少附近的村民去干活,码砖坯、挑砖坯,烧红砖、上车的,一条龙的生产线是井井有条,红砖是远销各地。大伙儿是越干越有劲,个个眉开眼笑的。红红火火的轮窑厂里一派繁忙。有天晚上,明贵依旧在办公室里加班。按照往常的时间,明贵应该是到家了。师傅左等右等不见明贵身影,一种不详的预感涌上心头。她把门锁好,撒腿就跑。可是边走,这心里却越害怕,腿拎不动,越来越重。等师傅推开明贵办公室的门,发现明贵歪在椅子上了。师傅喊着、哭着,明贵却再也不知道了。好好的一个人,怎么能说走就走了呢?办理好明贵的后事,师傅时常把自己关在老宅里,那个老宅,临河,有两人美好的回忆。
原本那个老远就能听到她笑声的师傅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沉默。她开始三天两头去观音庙,再后来,代销店直接就让大媳妇接手了,她就直接住到了观音庙里了。
观音庙里之前的那位老师傅,一天只是潜心念佛,对庙里的事不大过问,香火也不旺盛,院子里长满了荒草,一片败落景象。老师傅年事已高,就让张师傅来当家。沉默不语的张师傅,又开始忙碌起来了。她请了瓦匠来把庙里的屋面翻了一遍,又请了木匠修理了门窗,院子里的杂草全锄了,养了好几大缸荷花。
我奶奶隔一阵就要到观音庙里去看看师傅,两人是几十年交情,每次去奶奶都要揣点东西去,生怕师傅在庙里受罪。师傅勤快,用自己做的素菜吸引了大批香客,庙里自然是一派生机。但是这引起了老师傅的不满,认为庙里的清净都被师傅破坏完了,师傅也不语,依旧每天忙着做素斋。
后来,老师傅回了老家,师傅也离开了本地,奶奶为此伤心了好久。再后来,听说师傅在西湖那里开了一家素菜馆,生意很好。素菜馆站稳了脚跟,她就把馆子交给了慧慧的娘,一个带孩子的寡母。
奶奶说,师傅并没有出家,但是一直在做好事。
但做好事,莫问前程!

作者简介:卫艾云,群众文化工作者,爱好写作,作品发表于多家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