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陇南行
作者:裴育民
[ 题记 ]
3月29日,按照市乡贤协会的安排,我们十多位同志乘坐一辆中巴车,去甘肃陇南学习考察。车子穿过了车水马龙的市区进入西宝高速公路,这才开始疾驰飞奔向前。
正值阳春三月,惠风和畅,绿野遍地,草长莺飞。连片的麦田和行道树,被飞驰的车辆不断甩向后方。春色覆盖了关中平原,路边的冬青和翠柏未改终年的绿色身姿,与这春天整个的绿色融为一体,让春之本色更显浓重深沉。高速公路两傍不时闪现出途经的县城高楼大厦林立景象,还有农村一排排的小洋楼,都在车窗上一闪而过,这也应是国家改革开放成就的一种象征性标志。
车行至宝鸡地段,沿着新修的316高速线路,穿揷进秦岭过凤县,直奔陇南。一进入秦岭,似乎进了隧道世界,大部分路段以隧道相连。听司机师傅说最长的隧道有30多公里,真乃在山洞中行车。当然,不时也有车飞出山洞重见天日的惬意之感。大山上的野山桃花艳丽夺目,除了松柏呈绿更多的树木还未吐出绿芽,但山的逶迤、雄浑、挺拔气势依然彰显。我们不禁感叹秦岭大山的俊俏与壮美,也为祖国交通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而赞美!连千百年来的远古深山老林也有了高速公路,当然也少不了高铁穿山越谷日夜奔忙。
(一)
到了甘肃两当县,这里是我们行程的第一站,参观“两当兵变"纪念馆。在纪念馆广场中央,七人群雕气势恢弘,庄严肃穆。群雕刻画的正是兵变的领导者习仲勋、刘林圃、许天浩等人。他们英姿勃发,93年的时光似乎并未走远,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依稀可见,站在这里似乎还能感受到使命的召唤!
我们走进纪念馆,一边倾听讲解员的解说,一边察看展厅里的图片、文献资料、实物以及起义部队使用过的武器,还有行军路线示意图。
"两当兵变″发生在1932年4月2日,由习仲勋等人领导,是我党组织发动的一次军事暴动。这次兵变方案经过中共陕西省委批准,并派省军委秘书刘林圃为特派员指导这次行动。省委要求兵变成功后,将部队带至陕西旬邑县境内刘志丹部队收编。
4月2日午夜时分,起义官兵打响兵变第一枪,军事行动一直持续到拂晓。随后将300名起义军人拉入两当县城北部重镇太阳寺街道大槐树下休整。并召开誓师大会进行改编,成立了陕甘游击队第五支队。选举许天洁为作战总指挥,习仲勋为政委。
随后,起义部队继续向北进发,过天水,经宝鸡县,进入千阳县北部高崖镇。沿途与国民党武装力量进行了多次作战,均取得胜利。部队打算向旬邑县境内靠拢,先经永寿县甘井镇进行休整时,遭当地土匪王结子围攻,因寡不敌众,兵变最终失败。
走出纪念馆,大家的心情是沉重的,因为那次兵变失败,我们感到太可惜了。却又为我党成功策划了这次军事行动而感到振奋,它为我们党的兵运工作积累了经验。更唤起了陇东乃至陕甘境内人民开展武装斗争的政治觉醒。特别是那些参与兵变的核心成员和骨干力量,他们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指导未来行动,带领人民继续与反革命势力抗争。
(二)
我们学习参观的第二站是甘肃金徽矿业。经过一段山路行车,我们来到了一个叫郭家沟的矿区。下了车,说是矿区,却看不到矿石堆,没有大烟囱,更没有灰尘飞扬的景象。环顾四周,滿眼青山树木密布,远山呼喚,近处宁静,头顶是蓝天白云,除了视野中的几栋高大厂房,似乎一切都是静谧的,犹如走进了一个大公园。大家内心置疑矿区在哪里?咋就看不见采矿设施呢!
正在我们疑惑纳闷之时,矿区工作人员让大家进展览馆参观。讲解员引领我们走进展厅,她从探矿、采矿、矿石分类与处理等环节让我们逐项参观,听她讲解工艺流程,观看模型和采矿过程分解说明图。我们心中的迷团终于破解了,原来这是一座在地下进行矿石粉碎的矿山企业,地面也就看不到堆积如山的矿石矿渣了,也就没有了矿沫粉尘污染,成为真正的无尘矿山。
这是一座名叫金徽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民营企业,集铅锌银等矿产资源勘察、开采、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矿业综合体。主要产品包括锌精矿、铅精矿等。公司2022年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成为上市公司。
金徽矿业具有三宗采矿权,四宗探矿权。股份公司成立于2011年,算是年轻的矿业公司。他们从公司建立之初,就确立了“中国领先、世界一流的生态型、安全型、环保型、旅游型、数字化″绿色矿山建设目标。难怪他们的企业外观看不出是矿山,倒像个公园和游览胜地哩!
正因为这样的理念和发展思路,公司先后被评为"全国首批绿色工厂″“国家级绿色矿山″等多项荣誉称号。被中国矿业报誉为“中国绿色第一矿。”也正是如此,这里经常有游客前来参观,人们既欣赏了大山深处的自然风光,体验群山环绕、蓝天映衬、白云朵朵、绿树成荫下的心旷神怡。也真切地感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银山"的生态道理,更是深刻理解了什么是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相互协调发展的意义所在。
(三)
3月30日上午,我们参观金徽酒业公司,这是我们此行的第三站。
金徽酒业是甘肃徽县中华老字号白酒酿造企,也是中国首批获准国家注册的白酒品牌。1951年建厂,2024年营业收入达30亿元,净利润38000万元。2016年金徽酒业在上海证交所上市,企业员工3000多人。
金徽酒源于西汉时期,盛于唐宋,1951年在多家小作坊的基础上,组建国营金徽酒厂。1995国家内贸部为“金徽″颁发中华老字号荣誉称号。后被认定为中华驰名商标,产品出口英国、韩国、葡萄牙、德国、中国香港等地。
在一位企负责人引领下,我们乘电瓶车在厂区参观。两千多亩大的酒厂,也是花园式企业,厂区道路笔直宽敞,绿化十分考究,文明干净的外围环境,车间整洁的布局,都可看出企的经营发展理念,体现着超前的现代意识。我们先后参观了企业的酒文化纪念馆、制曲、发酵、储藏等生产过程,以及地下酒窖、最原始的木柜藏酒工艺等现场。
下午,我们在徽县县城参观了酒厂职工住宅区。小区有十多栋高楼,最高的33层。小区假山喷泉小桥流水,绿化优美,道路平坦。员工住房免费,物业水电亦不收费,室内装修、家具配置不需个人掏腰包,类似于过去的职工福利分房,职工若辞职退回房子即可。愿意购买房产的,按当地市场价一半费用搞定,大致每平米2000元左右。小区设有幼儿园,职工孩子入托一切费用全免,连校服也免费发给。
同时,企业对职工子女考上清华或北大的,一次性发给助学金40万元,考上双一流大学的奖励5万元,考入其他类别大学的都有一定奖励。员工在企业干滿一定年限新婚者奖励10万元,若属双职工可获20万元。
参观了金徽矿业和酒业公司,它们都属民营企业,也是甘肃省的纳税大户。它们的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以及经济效益,都是令人赞叹的。其先后为社会事业如教育、扶贫、乡村振兴等项工作捐资数亿元,受到社会广泛称赞。这样的企业正是国家和人民所需要的。通过对企业的参观学习,我们深切体会到,总书记讲的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要求,无比英明正确!中国经济发展的两翼不能缺少民营企业,因为它占有半壁河山!
2025年4月9日
作者简介:
裴育民,网名雨石,陕西兴平人,曾先后担任县市党政领导干部数十年。退休后,痴情于阅读和写作,《世界文学》签约作家,著有散文随笔集《生命留痕》《岁月散记》《青山依旧》,视写作为晚年的一种生活方式,乐在其中。
参赛详情请点击以下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4053488.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