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歌联合会《修竹留云》4524期
《高风亮节磊落人生》
(纪实文学连载二十五)
——追思父亲李苇塘
撰写:李希勇
主播:戴 维
点滴轶事
七十年代,有个朋友给我说你爸爸是领导,给我弄一个液化气钢瓶减压阀,我向父亲说了,并给我了这个面子。后来才知道他交了十五元钱从材料库买的。他的廉洁是出了名的,虽然身居要职却从不沾国家的一厘一毫。
文化大革命后期在落实政策工作中,一位支援大西北来到西固热电厂的工程师叫孙学政。他是上海杨树浦电厂的旧职员,文革中被扣上伪职员的帽子工资停发。后来父亲主持落实政策工作时,将他的案子拨乱反正补发了不少钱。
那时的旧职员工资水平每月二百多,要比十三级高干的父亲还要多几十元。孙学政补发了一万多元,为了表示感谢,他拿着一部分钱来到家中想送给父亲,被他当面严肃的拒绝了。这件事情在我幼小的心灵中记忆很深。
还有很多事情不胜枚举,有错判的、除名的、下放开除的等等,他都逐一拨乱反正。在日后的工作中,这些同志勤奋努力兢兢业业的工作,为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父亲给人表面感觉很严肃,做事刻板坚持原则,但他并非铁板一块铁石心肠也有柔弱的一面。由于他长期工作繁忙、废寝忘食,顾不上子女的学习生活,有时很自责。一但抽出空来他就陪着子女们郊游、野营、爬山,检查督促我们的学习与儿女们促膝谈心,体现了父爱如山柔情似水的温情。
他对身边的工作人员尤其是底层的工人特别关心,经常嘘寒问暖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五十年代给他开专车的连清河,是个年长于他十来岁的老师傅,在我家楼上住,由于家中儿女多收入微薄家境较为贫寒,老伴有精神抑郁症给连师傅带来不小的困扰。
父亲经常接济他家给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连师傅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把我们姊妹当成自家的亲人。记得小时候有很多时间都是在他家度过的。后来家境发生了重大变故,家境十分悲惨,为此,父亲很难过。
建国初期父亲吃小灶,有个大厨叫王秉铎,厨艺高超,当年曾给蒋介石做过饭,王师付经常私下到家里给我们做点从山东老家寄来的干鲜海货,帮助料理。
王秉铎和父亲的私交很深,他虽然是厨师但并没有感觉到和父亲在一起拘谨,无话不说无事不谈,两人的交往一直持续到父亲去世。若干年以后王秉铎退休,被聘到水厂水仙楼餐馆做大厨,突然与我偶遇他喜出望外。王师傅一直怀念着父亲,他对我说,你爸爸是个好人,我们大家都很敬重他、怀念他。
我家左手隔壁是付厂长韩子祥家,他家是我们子女们经常光顾的地方,韩子祥是郑家庄旧电厂调来的老工人,郑家庄电厂装机容量五万千瓦是兰州唯一的电厂,从旧政权接交过来的。后来韩子祥成长为西固热电厂工人培养的付厂长,最后升为厂长。
那时我们的父辈工作都很繁忙,子女们在一起相处的很融洽。韩子祥是个大户人家,儿女五六个,老伴在家操持家务带孩子。有个老父亲我们叫韩爷,对我们姊妹疼爱有加,非常慈祥宽厚,韩爷和韩妈对待我们姊妹如同像他自己的儿女一样与我们朝夕相处。
回忆起幼年的时候,就觉得那时候人与人的关系很和谐,相助相爱亲如一家。反之,现在人与人的关系是老死不相往来,左邻右舍一个单元住的人从来不说话,有时候为了一点儿小事互不相让,邻里之间纠纷很多。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李希勇,中国国际报告文学研究会,国学文化传承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华诗歌联合会副主席。著有报告文学《风景这边独好》多篇红诗、父母情怀、西藏情结、军旅情怀散文诗歌。长篇组诗《2020·春天序曲》中国武汉抗疫纪实被载入国学委员会【盛世华章】建党百年伟业文献,并获得2022年全国诗词大赛一等奖。
主播简介:戴维,本名马凤娴,企业退休员工,甘肃省朗诵协会会员;中华诗歌联合会主席团成员、主播部现代诗歌音频室主任、金牌主播。喜欢音乐,酷爱朗诵艺术,愿邂逅诗歌,陶冶情操,用声音品味诗意人生。
中华诗歌联合会组织机构
一、主席团
主席:梦如诗
副主席:李希勇
秘书长:艳阳天
成员:梦如诗、李希勇、艳阳天、米兰、追梦天涯、蓝儿、吥咻、森严、聂子、秋竹、荷塘月色、戴维
二、顾问委员会
首席顾问:吕兴福
特邀顾问:火凤凰(海外)、钱文昌
顾问:孺子牛、红雨随心、芝山石、唐连明、晨曦
三、编辑部(主播部)
总编:梦如诗
副总编:追梦天涯
主播部部长:艳阳天
音频总监:艳阳天
古典诗词音频室主任:米兰
现代诗歌音频室主任:戴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