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莲西门庆遇见新科技
(漫画小品文/李含辛)
几天前,我和崇信剧社解老师一起做客一家网络公司,少壮派老总汪小弟侃侃而谈,下一个风口是什么?
想起那天和诗人杨生博教授、咸阳日报社编辑韩焱、知名朗诵家莫非几个人驱车昭陵山底赏花的路上,韩焱为教授导航软件。
今天,在网络上看到两首用软件写的诗,一首《潘金莲》,一首《西门庆》,当两个耳熟能详的两个大名人遇见现代科技,也变得斯文起来,让人耳目一新。
第1首 DeepSeek的《潘金莲》:
银簪误堕绣帘斜,
照影方知玉有瑕。
药沸蓝炉翻血沫,
窗悬素练化冥纱。
九秋团扇撕金缕,
半世灯花落绛茶。
莫道红颜皆祸水,
春风原不在侬家。
这首诗以精妙的意象群与颠覆性视角,重构了潘金莲这一经典人物的悲剧内核。
全诗通过意象的暴力转译与叙事的伦理反诘,将个体悲剧升华为封建社会性别压迫,以诗为刃刺破传统道德的虚伪,完成对旧社会秩序的血泪控诉。
第2首 DeepSeek的《西门庆》:
帘卷腥风带醉推,
药炉深处隐鸩媒。
千金散作迷魂帐,
一诺翻成索命雷。
玉臂缠蛇终化骨,
朱唇含蜜竟藏锥。
狮楼夜雪纷纷落,
尽是清明纸烬灰。
这首诗以冷峻的笔触勾勒出西门庆暴烈而腐朽的生命轨迹,通过密集的死亡意象与财富符号,构建了一个被欲望反噬的骇人景象。
此诗是为西门庆撰写的墓志铭,在“金银—毒药—白骨—纸灰”的意象链条里,完成对封建市侩权力与肉欲文明的末日审判。
一个面馆,色香味俱全,顾客盈门,谁还关心是机器压的还是手工擀的。当老爷车重新进入烤漆房,出来焕然一新,没有人拿着刷子,太阳下挥汗如雨,除非是傻瓜蛋子。
手工的未必好,机器做的不见得就差,更何况新科技。
咸阳湖初建时,不少人冷嘲热讽。火车发明时,就有人赶着马车一决高低。
潘金莲西门庆遇见新科技,文思泉涌出口成章的才子再也不敢招摇过市洋洋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