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忆董事长
侯家赋
今天,作为彩虹诗社的一员,同大家一起,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瞻仰了玫德铸造有限公司原创始人、董事长孔祥存的铜像,并献了鲜花,为他鞠躬默哀,还瞻仰了他的生平纪念馆。
看到董事长那慈祥的面容、伟岸的形象,以前和他经历的事情、度过的日月历历在目,又浮现在脑海里,宛如昨日。
我是济南玫德铸造有限公司的一名退休职工,在玛钢厂工作二十年。由于从事销售工作的原因,和孔祥存董事长接触较多,亲身经历和聆听教诲的机会也更多。孔祥存董事长那种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清正廉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高瞻远瞩、超前过人的智慧才能,至今令我们佩服和称颂。
缅怀董事长,我禁不住回想起他的几件往事:
一、 吃地摊的老总
1992年年底,孔祥存受命于危难之际,成了玛钢厂的掌舵人。 为了使玛钢厂尽快摆脱困境,1993年春天,他就制定了“扩大自主经营、开辟国际市场”的营销战略。那时,玛钢厂仅有山东省五金矿产进出口公司、山东省轻工业品进出口有限公司两家外贸合作单位,其产品的商标还是外贸公司特意指定和授权的,玛钢厂生产的产品由外贸公司收购、外销。
为了摆脱别人的垄断和控制,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孔祥存决定开发一些具有国际影响和实力的外贸合作单位,他首先选定了天津泰森钢制品有限公司。几经周折,泰森公司同意和济南玛钢厂合作,但要老板亲自去天津一趟,并要求第二天的上午八点正式商谈、签约。
孔祥存心里有数,泰森公司晚上七点来电话,要求他去天津,是在试探他的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也是在打时间差。如果不能按时赶到,泰森公司就有话说,是济南玛钢厂不守时、不遵约,谈不拢业务、签不成合同,责任就该有济南玛钢厂承担,与泰森公司无关。再说,天津距离我们这里有400多公里,那时通往天津,还没有高速公路和高铁,玛钢厂仅有的一辆“蓝鸟”轿车,时速也就是70-80公里,接电话的时间已经是晚上七点多,从平阴出发到达天津,最快也需要七、八个小时。怎么计算,能在明天八点以前赶到天津,确实是件难事。
为了准时到达目的地,让对方老板第一印象有个好感,孔祥存当机立断,决定当晚八点出发。经过一夜的奔波,第二天早上六点就赶到了天津,几个人早已是饥肠辘辘。那个时辰,饭店和餐馆还都未开门营业,孔祥存看到马路旁边有个卖油条、豆腐脑的地摊,他就让司机停下车,在地摊买了几斤油条、几碗豆腐脑,几个人围坐在一起,吃起了地摊。
当孔祥存一行七点半准时达到泰森公司总部,对方人员感到很吃惊。当听到他们是奔波一夜、早上又是吃的地摊时,泰森公司的老总深深为孔祥存的雷厉风行的作风所敬佩、所折服。他对孔祥存说:就凭你孔老总这种雷厉风行、吃地摊的作风和干劲,我和你的合作搞定了。就这样,孔祥存签下了与泰森钢制品进出口有限公司合作的第一份订单。
之后的十几年间,孔祥存每次出发办事、谈业务,都不住高级宾馆、不下高级饭店(陪客户或特殊情况除外)。每次出发,车的后备箱就是他的食品储备间:一箱矿泉水、几根火腿肠、几个烧饼或火烧,是他路上的充饥或解渴之物。渴了,喝瓶矿泉水;饿了,就着火腿肠,啃个烧饼;困了,就在车的后排座上迷糊一会。他曾风趣地对司机说:上了车,我吃饭休息;停下车,你就吃饭休息。咱们互相调剂,合理利用时间,相得益彰,都不误事。
二、 “客户不是冲着饭局来的”
孔祥存董事长生活简朴,不铺张、不浪费,给我们树立了榜样和风范。上任伊始,他就给厂里有接待任务的行政、技术、生产、供应、销售等部门制定了接待标准和规定:凡客户来访接待,一律在公司食堂里就餐,陪人一般一至两名,每人标准不能超过15元。他经常说:客户不是冲着饭局来的。客户漂洋过海、千里迢迢,甚至不远万里来我们公司,是为了吃我们一顿饭吗?只要我们的产品质量好、价格适中、售后服务好,就能争取到客户,就能把我们的产品销往五湖四海,走遍天下。反之,你的产品质量不行、服务不好,你就是让客户吃山珍海味、吃龙肉,他也不会买你的账,也不会经销、使用你的产品。
随着公司规模越来越大、影响力不断增强,国内国外、四面八方到公司洽谈业务的客户越来越多,有的客户感到不和董事长一起吃顿饭、见个面,很失面子、很受冷落。遇到这种情况,董事长就亲自接待、奉陪。但每逢饭局招待,他总是先对客户彬彬有礼,从不强行敬酒、让酒,他在场每顿饭最多就是20多分钟。谈完主要业务,他总是提前离席,让有关人员和客户商谈具体的业务事宜。不少客户感叹道:孔董事长说话、办事麻利神速,不拖泥带水,能和他见个面、吃顿饭,是一生中莫大的享受和荣耀。
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公司每年按销售额度预算提取的接待费用大大下降,每年都为公司节约几百万元的招待费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