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个体命运
展现农村变革的时代画卷
——读《把功勋写在大地》有感
国晓宁
《把功勋写在大地——全国劳模张国忠的传奇人生》是聊城市签约作家王长新继《中国乡村振兴的模范生耿遵珠》后,又一部聚焦本土模范人物的精品力作。作品以全国劳动模范张国忠为叙事核心,通过张国忠劳模扎根乡土的细腻笔触,将他个人奋斗史与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深度融合的一部佳作。王长新延续了其一贯的纪实风格,以田野调查般的严谨态度和饱含深情的文字,不仅刻画了张国忠从基层耕耘者到全国标杆的蜕变历程,更以“大地”为隐喻,揭示了中国农民群体在现代化进程中“脚踩泥土、心怀家国”的精神图谱。作者以张国忠劳模带领全村父老乡亲战天斗地、艰苦奋斗、发家致富,从一个要饭村成为全国文明村、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人生经历为主线,通过个体命运的变迁反映了新中国70多年来农村的变革,是中国农村史和乡村振兴历程的文学写照,它赋予了文学的典型意义,成为乡村振兴的响亮音符。
作为青年作家,我尤为感佩王长新以小见大,深耕思想内涵的“在场式写作”——他拒绝了符号化叙事,以采写札记的形式呈现人物肌理,坚持“讲故事”的传统和“写人”的传统,在政治、人性、情感的冲突中展开故事,追求情节生动、人物鲜活,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将细致入微的近焦特写与壮观恢弘的全景描绘相结合,使张国忠的汗水与信念跃然纸上。其另一特色是见微知著,把握小与大的辩证法。《把功勋写在大地》之所以获得好评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于,把镜头更多地对准细节、对准人物,以小切口呈现大主题,以小细节反映大变化,以小视角折射大时代。不仅有对新中国乡村改革开放、脱贫攻坚、共同致富、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创新发展、经济结构和区域布局、贸工农一体化、保障和改善民生实践的全面书写,更将笔触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书写时代的政治品格、良好家风、本分做人、干净做事、党员修养和道德品性等等,透过一组组数据、一个个人物、一段段细节,写出了人们精神面貌的巨变,织就了一幅广大而精微的新农村新时代图画,描绘了中国乡村贫穷到富有的历史变迁,这种由当事人生活中的喜人变化展开叙事,由表及里,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的写法,全面展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美好景象,让读者触摸到中国农村发展的脉动。这是对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农村发展的一个缩影的全景扫描,是一部中国乡村的改革发展史,也是一部人民奋斗脱贫的创业史。
《把功勋写在大地——全国劳模张国忠的传奇人生》这种以个体命运展现农村变革的时代画卷,对劳动者生命经验的立体建构,既是对“把功勋写在大地上”精神的文学呼应,更让读者看见乡村振兴战略背后无数平凡而炽热的灵魂,作品以个体命运折射时代经纬,为新时代报告文学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鲜活范本。
作者简介:国晓宁,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聊城市作家协会会员、聊城市网络作家协会副秘书长、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