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辞,抑或菏泽的六个侧面描述(组诗)
文/梁红满(河北)
1. 第一个描述:国色
当菏泽城头褪去最后一抹残霞 ,牡丹
从《曹南牡丹谱》的册页里悠然起身
金粉泼溅,一千五百年的户籍
正把丹陛的尊贵,译在田垄的沟壑
第一株牡丹吐露的红,像燃烧的灯笼
点燃更替的时钟。苍劲的枝叶
在轻如蝉翼的绢帛上,写下吉祥的家书
切开暮色 ,她的高贵典雅
拉抻着历史的长度与厚度。时间的胎记
温润而有记忆,那哒哒的马蹄声远去
转身之间,花农把盛唐的丰腴缝进魏紫的蕊
每一枚花瓣,像是未盖玺的诏书
以绽放宣告:菏泽自有其不可驯服的艳
博物馆的玻璃下,曹州堆绣
正以针尖上栖息的凤凰,描述《禹贡》中划定的经纬——
根须扎进泥土愈深,花瓣举向九霄愈烈
国色从不需要冠冕加身。它只是将黄河的淤沙与《诗经》里未命名的红
凝成大地举向天空的灯盏
2. 第二个描述:天香
晨露在瓣尖酿了整夜 ,才凝成这滴
让瓷盏失重的醴。菏泽晕染出独有的诗意
雷泽湖的水汽爬上左山寺钟杵,撞碎
满城暗香,酒坊正把整朵牡丹春曲
封入陶瓮
几经沉浮,菏泽人循着《氾胜之书》的呼吸频率,种植着完美的修辞
悠长的香蜜,如合欢树被打开
那些被压进精油的魂魄,正在非遗人的梳篦上复活。丝绸商队遗落的香囊里
菏泽催花人成为波斯商人鼻尖的颤栗
新焙的牡丹花茶,悬浮于外交使节的唇尖—— 。每一缕上升的蒸汽
都是从《诗经》里抽出的精细蚕丝
在亚欧大陆的经纬线上,织就隐形的
冕旒
3. 第三个描述: 薪传
绣娘怀着对堆绣的敬意,拆解着十八种红
上下翻飞的工序里藏着祖母的体温
她将牡丹纹,刺入婚纱的蕾丝
新娘的裙袂飞扬,掀起曹州的沉思
宋绫与唐绢在指缝间生长。四百年的
虫洞,正在粘贴缝合,垂挂的丝绦
被涌动的碧波命名,苏醒的春天笑语盈盈
牡丹的指纹在月光下显影,每一层堆叠
都是年轮解冻,被浆糊封印的隋唐仕女
从布帛褶皱里走出,时间重新调整
碎布涌成潮汐。年轻的手指在捕捞
藏在绢本深处的甲骨——
那些被剪刀驯服的贴片,正在练习占卜术
露水打湿的虫鸣,梵高的向日葵在布片上暴动
被丝线重新嫁接,放大镜
窥见布丝里的银河,所有隆起的布匹
是涵养的词根
4. 第四个描述:扎根
铁锹铲开第一垄春泥时,蚯蚓
在搬运隋朝的土壤。一截一截的创伤
记录下根系的屈辱荣光
曹州府衙的朱砂印,孤独的诉说着历史在断句中,复原了压弯的茎秆
颠沛流离里直立行走 ,故乡的泥土是熟悉的味道
她盛开的灵魂,是朴素的语言
娇艳的红一丛一丛,像春天的孩子
拽着风,编织着一张暗金色的网
5. 第五个描述:绽放
当十万盏宫灯同时点亮,曹州在璀璨灯火中浮起,采花女踩着露水而来
竹篮里盛满花香,她们把魏紫别在鬓边
古老的商船,用木橹摇醒一个又一个黎明
绣娘把月光纺进绸缎,每一针都刺破宣纸的沉默,一朵完美的墨魁赫然呈现
笔锋悬停处,厚厚的积雨云在涨潮
从上游飘来滴落的颤音,像宋徽宗瘦金体最后一横,未干的墨迹
在残碑的拓片里 游弋成牡丹图样
孩子们在花田追逐风筝,鞋底沾满前朝的花粉,像沉睡的星群
在夜幕下,长出有东方之名的花瓣
绽放,是献给人间最珍贵的礼物
是一场独角戏,是一封特殊的情书
写给天空, 在云断刻下
永不飘散的印章, ———菏泽
6. 第六个描述:指点
春风柔软。它像一个指点江山的君王
摇动着手中的宫铃,让牡丹揭开多情的面纱
花簇拥于脚下,叶子如潮水拍打
燕子轻啄着细泥,阳光品读着红色文化
菏泽菏泽啊,敞开寥廓的胸怀
接纳凝脂软滑的安抚,每一道瘢痕都是
预设的移动的花朵
在花朵之上,是安静的空寂的白
烟澜、雾霭、漩涡。它们不说话
写下篆书,二十四番花信风点燃城市的引信
在她坚定的脸上,轻轻一点
一颗美人痣落在眉心,如一副未完成的古画,永远停在将谢未谢的刹那
(备注:菏泽历史悠久,古称曹州。)
202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