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责编】扈建新 王秀芳 李志疆 毕晓霞
【主编】李永玲
【出题】王秀芳
【推送】诗艺天空

2025年3月31日
出句:独倚轩窗思往事(惜缘)
对句:
1. 遥看星月笑浮生(仰望星空)
2. 闲翻相册叹流年(惜缘)
3. 闲居陋室享余生(心海)
4. 漫吟笺素寄新愁(讷言敏行)
5. 静舒笔墨写新文(杨兰英)
6. 频斟浊酒慰孤怀(文心 )
7. 同行美径赏春棠(喀秋莎 )
8. 深知星斗伴流年(高海峰 )
9. 闲聆细雨洗青山(斌)
10. 闲观细雨润新苗 (优雅芳菲)
11. 常将拙笔绘今人(户向发 )
12. 轻吟小调寄深情(惜缘)
13. 闲游柳岸赋新词(听雨)
14. 历观青史敬前贤(李世杰 )
15. 闲调琴瑟诉衷情(汪海成)
16. 遥看风物已新春 (竹风)
17. 空追日月照江花(听雨)
18. 常提笔墨赋春秋(陈湘勇 )
19. 闲弹心曲望归鸿(刘景兴 )
20. 遥瞻云路念离人(乔平)
21. 遥观岸柳舞新枝(沐浴)
22. 闲翻旧卷叹浮生(马秀艳)
23. 且听风雨解新愁(超然 )
24. 惟携笔砚度馀年(周婉茹 )
25. 徐观苑景待来年(忆往昔)
26. 多观俗世悟人生(园工)
27. 静听檐雨落今宵(倚澜凭风 )
28. 空怜岁月愧今生(沉默羔羊 )
2025年4月1日
钟题:“花·柳”鸢肩格
1.惜缘
醉卧花间香染袖;
闲听柳畔鸟啼春。
2.喀秋莎
暮雨花飞香瓣坠;
轻风柳拂影丝垂。
3.杨兰英
笔写花芳言有尽;
莺啼柳绿意无穷。
4.仰望星空
湖边柳树千枝嫩;
岸上花英万点红。
5.海韵
闲斟花下三杯酒;
醉倚柳边一笛风。
6.讷言敏行
风摇柳影添春韵;
雨润花丛展画屏。
7.户向发
油菜花开香满畈;
陶家柳翠暗长堤。
8.文心
风梳柳辫春光媚;
雨润花姿淑景和。
9.高海峰
红掌花开犹似火;
清风柳舞自成诗。
10.马秀艳
陌上花红风送暖;
溪边柳绿水收寒。
11.斌
十里花堤描锦绣;
千庄柳岸啭莺歌。
12.惜缘
蝶舞花丛添逸趣;
风摇柳叶动幽情。
13.李世杰
春暖花香迎彩蝶;
风柔柳绿喜情人。
14. 优雅芳菲
带露花鲜蜂恋蕊;
含烟柳翠鸟啼枝。
15.竹风
春野花浓疑醉眼;
客途柳暗远尘心。
16.陈湘勇
春日花红蜂蝶舞;
江堤柳翠燕莺栖。
17.刘景兴
雨细花繁春意闹;
风柔柳嫩晓寒轻。
18.沐浴
院内花苞蒙秀色;
庭前柳叶绽芳华。
19.园工
陌上花娇蜂蝶闹;
田边柳绿雀莺欢。
20.听雨
听杨柳弄弦莺转;
看涧花浮浪鹭翔。
指染花香诗有韵;
衣沾柳绿画无痕。
21.沉默羔羊
小院花开香扑鼻;
半窗柳舞翠凝眸。
翠拥柳枝莺婉转;
香浮花蕊蝶蹁跹。
22.忆往昔
陌上花飞人醉梦;
江边柳动众痴心。
23.超然
醉卧花丛春不悔;
闲抛柳絮夜甘为。
24.周婉茹
凝神柳下听莺语;
疾步花前捉蝶衣。
25.听雪
慢惹花容沾细雨;
轻摇柳色弄春风。
26.乔平
远岸花燃添秀色;
近堤柳钓惹波光。
27.心海
墨润花心人亦醉;
诗停柳下梦犹田。
28.倚澜凭风
墨撒花笺香透纸;
诗吟柳岸韵随风。
29.倚澜凭风
月照花林生静气;
莺穿柳浪啭清音。
2025年4月2-4日
在神圣的九州大地上,我们这一代,在和平安宁的环境中,享受着科技高速发展带来的繁荣。这些离不开一代代先辈的智慧、鲜血和汗水。清明节是祭奠先人的重要日子。请诗友们创作一首律诗或绝句,纪念、追思自己的先辈或赞美保卫祖国的先烈们。每位诗友限投一到两首。
1.清明祭
文/仰望星空
细柳千丝滴泪痕,落花遥祭九泉魂。
神州处处埋忠骨,洒血抛头为子孙。
2.清明祭
文/靳贵法
春柳垂丝重,躬身礼祖坟。
纸灰旋厚冢,碑影没寒云。
宿草生新荠,苍松刻旧勋。
卅年倾一酹,梨泪雨纷纷。
3. 清明祭
文/文心
岁岁清明至,悲怀念故亲。
青烟浮野陌,泪目扫荒尘。
碑上苔痕旧,坟前草色新。
酹觞思往昔,永忆梦中人。
4.清明祭
文/杨兰英
芳春四月踏青寻,烈士忠魂献赤心。
为国捐躯多壮志,清明泪洒献花吟。
5.祭先贤
文/高海峰
清风淡雅篱边秀,细雨柔情韵里诗。
拾翠春光寻旧忆,踏青野岭觅新枝。
先贤甘愿身心苦,后辈频思意念痴。
感谢英雄前行路,恩酬华夏不容辞。
6.清明寄怀
文/周婉茹
春人已待清明日,任是东风冷暖侵。
草木灵开生黛绿,阴阳方聚启元心。
烛花瓦砚铜钱纸,白菊河灯涕泪襟。
相去谁知何得见,每逢只向梦中寻。
7.清明祭亲
文/马秀艳
冷雨沾襟陌上行,纸灰化蝶向先茔。
云垂四野春山暗,酒酹三杯老泪横。
遥忆尊亲思旧事,空听杜宇咽残声。
人间最是清明苦,满目梨花哀念呈。
8.五律 清明怀念母亲
文/讷言敏行
清明微雨细,白发锁愁烟。
野径素花绽,松风催泪悬。
焚香传久远,藜杖念长牵。
每忆容频现,轻眉涕泗涟。
9.七律 清明念母
文/如玉
昔年絮语绕庭闱,添饭嘘寒嘱早归。
杏蕊相依春寂寂,空檐独对影微微。
千呼难复慈颜应,百念徒教泪眼挥。
最是清明风起处,声声如叹雨霏霏。
10.清明寄怀故人
文/陈湘勇
朦朦细雨锁云天,踽踽行人化纸钱。
浊酒空浇心寂寂,青峰遥望冢间烟。
清明祭
文/ 陈湘勇
寒食节时春黯黯,轻掸碑冢置花鲜。
斟杯清酒祭慈父,盈泪焚香化纸钱。
往昔恩深成倏尔,而今梦影更潸然。
松涛渐止青山寂,心语咽声慰九泉。
11.清明祭先贤
文/海韵
清明时节雨潸然,先烈英魂寄塔巅。
列队献花勤拭土,风中伫立泪无边。
12.清明祭英烈
文/刘景兴
青松展翠柳扬丝,大地温柔泪满池。
先烈英魂存浩气,神州无处不丰碑。
13.雨霁扫墓
文/竹风
杜宇轻飞鸣树枝,桐花新绽上坟时。
风晴远翠微尘隐,雨后潜流小步移。
祭扫香焚频念旧,清明酒洒与情随。
动心何限故家事,入耳难忘先祖慈。
14.清明祭英烈
文/李世杰
好山好水好风光,幸福何来不可忘。
常忆英雄驱虎豹,丰碑高耸史流芳。
15.清明祭父母
文/忆往昔
清明雨泣空悲切,悼念双亲欲语何?
苦盼相逢聊寄慰,三更一梦夜寒多。
16.清明祭先烈
文/沐浴
清明时节雪初飞,泪洒青山天泣池。
世有英雄抛热血,中华崛起祭丰碑。
17. 清明祭先烈
文/优雅芳菲
清明今又至,洒酒祭英魂。
翠柏呈心意,鲜花带泪痕。
忠肝昭日月,赤胆照乾坤。
先烈丰碑立,后人铭记恩。
18.清明有祭(孤雁格)
文/户向发
清明又见雨纷纷,一捧鲜花祭蕣椿。
杜宇声声空泣血,香烟袅袅竟归尘。
庭前面命情犹幻,膝下承欢梦似真。
枯塚且将清酒酹,扫除荒草砍荆榛。
19.盘山谒陵感怀
文/呼军
盘山翠柏祭英灵,耳畔犹闻枪炮声。
勿忘国忧常警醒,强兵利器任纵横。
20.游子清明念亲
文/乔平
清明伤远客,塞北念双亲。
墓冢花垂泪,家山月照人。
生前温语在,别后梦魂新。
望断天涯路,愁思岁岁春 。
21.清明祭故人
文/倚澜凭风
清明冷雨湿青袍,柳泣风前絮半凋。
心念化为玄蝶舞,梵音飘过旧溪桥。
22清明
文/上官筠溪
清明柳叶发新绿,三载流光指掌间。
旧岁憾怀终已了,奈何慈影永难还。
23.七绝*清明踏青
文/毕晓霞
清明已至又春深,闲步堤边诗意寻。
拙笔难描风景秀,心随花影动情吟。
24.清明祭
文/陈湘勇
寒食节期春黯黯,轻掸碑冢置花鲜。
斟杯清酒祭慈父,含泪焚香化纸钱。
往昔恩深如昨日,如今梦影更潸然。
松风渐止青山寂,细语咽声慰九泉。
25.七律.清明祭英烈
文/超然
又是清明三月天,花开次第柳成烟。
捐躯国难丰碑处,入梦情思旧影前。
且献琼英当慰祭,故将松柏伴孤眠。
忠魂敬与开盛世,立业承贤后辈传。
26.七绝·清明祭祖
文/李世杰
绵绵细雨望苍穹,遥寄哀思柳絮风。
笑貌音容浮臆现,曾欢梦醒转时空。

联钟绝律赏评
出句:独倚轩窗思往事(惜缘)
对句:闲游柳岸赋新词(听雨)
出句,轩字,最初的本意是:带有豪华帷帐的车子。后来衍生为“书屋”“茶室”等,进一步可以引申为“廊、亭”等。“轩辕”是上古黄帝的王名。而轩室,就是指帝王的宫室了。轩窗:一般指文人的书屋或品茶之处。独倚轩窗思往事,描绘了一个文人独处的优雅画面。当然表面是优雅的,而内心何如?如何为他的内心之思配上恰当的续集,这就需要我们去展开想象了。
听雨老师的对句“闲游柳岸赋新词”,从词汇和寓意两个方面都非常契合。“闲游与独倚”、“柳岸与轩窗”、“赋新词与思往事”三组词汇均为工对。在意境方面,一内一外、一动一静、一今一往。使上下联完美连成一体。此对句上佳。
文心老师的“频斟浊酒慰孤怀”,是别与“闲游柳岸”句的另一种思路。是对出句的进一步延展。把读者带入了老朋友前来相会意境。
而“漫吟笺素寄新愁”(讷言敏行)、“且听风雨解新愁”(超然)则是从相反的方向对出句作解读。当然,这类对句,也是符合对联要求。
此外,还有“遥看星月笑浮生”(仰望星空),“静听檐雨落今宵”(倚栏凭风),“慢调古琴觅知音”(海韵)等众多对句都与出句的词性和意境谐和。篇幅所限,在此不能一一列举了。
赏评:扈建新,网名,星河船夫。
诗钟:“花·柳”鸢肩格
优雅芳菲
带露花鲜蜂恋蕊;
含烟柳翠鸟啼枝。
这副诗钟是以鸢肩格嵌入“花”“柳”,构思精巧、意境和谐,充满自然意趣与灵动美感的对联。
格式规范精巧:严格遵循鸢肩格要求,把“花”“柳”分别置于上下联第三字位置,既符合规则限制,又自然融入诗句表意,毫无生硬之感,显示出作者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在有限规则内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遣字用词精妙:“带露”“含烟”,以细腻笔触,分别从视觉和朦胧意境角度,将清晨花朵挂露的鲜嫩欲滴、柳丝笼罩在淡淡烟雾中的朦胧之美呈现出来,为画面奠定清新柔美的基调。“鲜”“翠”两字,凝练而精准地突出花的娇艳与柳的葱郁,使景色鲜活夺目。
意象组合和谐:选取“花”“蜂”“蕊”“柳”“鸟”“枝”这些典型自然意象,构建出充满生机的春日画面。花与蕊、柳与枝,是自然的依存关系;蜂恋蕊、鸟啼枝,则赋予画面动态感与生命活力,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画面感强烈:读此对联,如在眼前展开一幅春日晨景图。近处,带着晶莹露珠的花朵娇艳盛放,蜜蜂忙碌采蜜;远处,如烟的柳丝摇曳,鸟儿欢快啼鸣,层次分明,远近有致,给人以美的享受。
韵律优美:从格律上看,上下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带露”对“含烟”,“花鲜”对“柳翠”,“蜂恋蕊”对“鸟啼枝”,音韵和谐,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感。不错的一副诗钟嵌字联。赏学了!
赏评:武瑞娥,网名,文心。

七绝·清明祭故人
文/倚澜凭风
清明冷雨湿青袍,柳泣风前絮半凋。
心念化为玄蝶舞,梵音飘过旧溪桥。
这首绝句寥寥数语,却将对故人的思念渲染得幽婉深沉。
首句“清明冷雨湿青袍”,点明清明时令,“冷雨”一语双关,既写天气寒凉,更衬内心凄冷。雨水打湿青袍,诗人沉浸哀思,浑然不觉,奠定清冷哀伤基调。
次句“柳泣风前絮半凋”,巧用拟人,风中柳树似在为逝者哀泣,半数凋零的柳絮,更添凄凉。柳,自古与离别相关,此句强化对故人离去的悲痛不舍。
转句“心念化为玄蝶舞”,直抒对故人的深切思念。“玄蝶”意象精妙,玄色庄重神秘,蝶身轻盈灵动,古人有灵魂化蝶之说,诗人将思念幻化为玄蝶,以轻盈之态载深沉之情,传递与故人灵魂沟通的渴望。
结句“梵音飘过旧溪桥”,“梵音”带来超脱尘世的宁静慰藉,“旧溪桥”是回忆之地。佛音飘临旧桥,营造空灵悠远意境,暗示故人虽逝,思念如梵音袅袅,于回忆之地长存,余韵不尽,给读者留遐想空间。
全诗情景交融,意象独特。从冷雨湿袍的现实之哀,到柳泣絮凋的氛围渲染,再到玄蝶舞的心念寄托,以梵音过溪桥收尾,思念层层推进,含蓄深沉,感染力强。
赏评:郝清文,网名,龙文。
七律·清明念母
文/如玉
昔年絮语绕庭闱,添饭嘘寒嘱早归。
杏蕊相依春寂寂,空檐独对影微微。
千呼难复慈颜应,百念徒教泪眼挥。
最是清明风起处,声声如叹雨霏霏。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这首七律是如玉老师在清明节来临之际缅怀仙逝的母亲之作。小诗格律用韵无误。
首联,以回忆往事陡起,母亲那絮絮叨叨的叮嘱如今想起来依旧萦绕在耳畔。“添饭嘘寒嘱早归”,这句直白的描述,似洗尽铅华,回归质朴的本真,将母亲的形象鲜活的展现在读者眼前。引发读者与之共情及无尽的感慨。
颔联,将回忆拉回到现实,如今母亲曾经居住过的房屋已是人去屋空,与户外杏花飘香的大美春色形成强烈反差,心中更是百感交集。
转联,作者直抒胸臆,将情感推向高潮。把对母亲的思念,那柔肠百转的呼唤,难以压抑的泪水夺眶而出,挥之不去。亲人仙逝,难过的不只是他们仙逝的那一段时间,而是往后余生,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会让人触景生情,那种痛是持续的,连绵不断的。
尾联做结,点明时间,回扣主题。将前面陡起的对母亲形象的回忆及情感的抒发,归结到清明时节风起雨落,借景抒情,思念如丝雨连绵不断。言有尽而意无穷。
全篇主题明确,构架合理,层次清晰,诗句较顺畅。不错的一首小诗,欣赏学习了。
提升空间:在遣词造句上还需努力提高,尽量学习使用凝练的诗家语,含蓄的抒发情感,借景言情,以达情景交融。加油!
赏评:王秀芳,网名,惜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