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诗品读
✦ 远
□ 刘 年
从枯木中取出自己的火,从坚冰里煮出自己的水
小半天隔着冰面,与一只火狐相望……
❂ 诗人简介:
刘年,原名刘代福,1974年12月出生于湘西州永顺县。当代诗人、第一届新浪潮诗会成员,曾是大型国家级诗歌刊物《诗刊》编辑,也担任过云南大型文学刊物《边疆文学》编辑,现在张家界学院任教。刘年在永顺一中毕业后,考入湖南省建材工业学校,曾在佛山高明明城水泥厂做过3年机械维修工。其创作风格糅合粗粝与柔情、悲怆与苍凉,诗作紧贴大地和生活,关注时代,体恤民情,对社会底层给予深切同情。他著有诗集《为何生命苍凉如水》《楚歌》《世间所有的秘密——刘年诗歌自选集》,散文集《独坐菩萨岩》《不要怕》等作品。曾获“华文青年诗人奖”“人民文学奖”“中国红高粱诗歌奖”“芳草杂志双年十佳诗人奖”“刘章诗歌奖”等众多奖项。
▣ 童年点评
✪ 窥探灵魂内核的颤音
——刘年的诗《远》刍议
□ 童 年
我有一个很执拗的偏见,但凡高明的艺术家、诗人都是唯心的,终生向心而求而行而思而美而善而真而死。出生于湘西的“行吟者”诗人刘年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午夜,拥被捧读刘年的这首小诗,给我的第一印记是唯美、内向、性灵、旷远、深邃。只有开了天眼的人,只有顿悟大道的人,才能揽收个中的内涵。
“从枯木中取出自己的火,从坚冰里煮出自己的水”
诗人冷不丁地来了这么一句起笔,看似突兀,实则独运匠心,振聋发聩,我能吮吸到诗人源自骨血中的韧性、刚毅以及咄咄逼人的人格精神。刘年的诗素来以简洁、内敛、个性、深沉直击受众灵魂,他擅长用最经济、唯美、内敛的语词,勾勒出一个个充满象征、隐喻的精神世界。“枯木”与“坚冰”是尘世中人的现实生存困境包括各种困惑甚至绝境的象征,其潜台词是生命中的各种艰难险阻,而“取火”和“煮水”这两个动宾语词则袒露出诗人直面人生现实困境乃至绝境的一种决绝姿态,喷发出一种博大、丰赡且深沉的内能量。这句诗不禁让我记起诗人树才老师曾讲过一句话,我认为讲得特精彩,他诘问,谁能活的快乐而简单呢?!
“小半天隔着冰面,与一只火狐相望……”
“火狐”是该诗一个极为独特、内敛且深邃的核心意象。她仿佛是从诗人灵魂深处生长出来的,带着主体孤绝的性灵、学养、理想、果敢、智慧及神性等复合情绪记忆,必须用全身心从精神层面去感知、去深探、去参悟,方能领会其独一无二的魅力。“火狐”,其完全超越了现实边界,栖居于精神维度的幽微之处,散发着神秘的光芒,等待着受众以心灵为钥,去开启其唯美且充满各种不确定性及可能性的黑洞。“火狐”这个超现实、纯精神质感的复合意象,与郭沫若笔下的“凤凰”、海子眼中的“亚洲铜”、童年心里的“两朵云”有异曲同工之妙,其看似遥不可及,却都是诗人精神维度的神秘符码。
从表象解剖,“火狐”,作为自然界中人的肉眼无法看见却灵动的内视性生物,被诗人赋予了远超其生物属性的精神品相。她是诗人纯粹精神世界的外化,是一种唯美、理想、孤独、神祗的灵魂象征。作为受众,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在那冰天雪地的险恶环境中,“火狐”,独自现身,与周围的冰冷和寂静形成鲜明的对比。“冰面”,指涉现实世界的冷漠与禁锢,而“火狐”则是那么一点跳跃的、充满智慧和生命活力的存在。“火狐”的孤独、伫立与唯美意象,恰似诗人在理想精神探险之路上的踽踽独行。这种与世独立、遥远似梦的孤绝感,并非消极避世,而是在喧嚣尘世中恪守自我的姿态,是对内心纯粹理想的执着守望。
我一直坚信,真正抵心的好诗、大诗命里注定都是小众的。质言之,真诗对受众的艺术感受力是一种近乎残酷的考验。刘年写诗往往自设高维门槛,一般人很难迈过去。说实话,真正能和诗人刘年进行灵魂深度交媾的人并不多。这首小诗《远》,诗人直接跨越传统、浅白、表象式的抒情方式,上升到一种高维的艺术认知。在语感、语境营建上寓实于虚、虚实相衬,耐人寻味。那个“隔着冰面”、业已“取出”并“煮出”的“自己的水”,不正是纠结、困惑,内心充满悖论的诗人自我的真实心境吗?而“小半天隔着冰面,与一只火狐相望”,从文艺创作心理切脉,着实让受众看见了一个纯粹的精神审美空间。与火狐对视,就是和受洗之后的灵魂对视。这种超越功利的审美诉求,就是对人性中美好品质的呼唤,也隐隐地传递当代人精神困境的一种反思与救赎。
❂ 诗人简介:
童年,本名郭杰,男,汉族,1963年12月出生于安徽省蚌埠市,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自1980年习诗至今已四十余年,笔耕不辍。诗风多元,中西交融,始终坚持创作实践与理论挖掘互补并重。曾策划中国诗坛第三条道路与垃圾派“两坛(北京评论诗歌论坛和第三条道路诗歌论坛)双派(垃圾诗派和第三条道路诗学流派)诗学大辩论等各类文创活动,多部诗歌原创作品和文艺评论文章入选各知名文创艺术平台。代表作有《天黑之前》、《河》、《短歌》、《短章》等,著有《童年泛审美文化批评诗学札记》等文艺批评专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