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生,企业退休人员。喜欢文学、历史、地理、诗词,愿意用诗文和美好的声音盛赞山川之美、人性之美、传统之美,更愿意在美好的声音中结良师益友,度金色晚秋。
郭广玲,网名燕子,唐山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唐韵之声朗诵艺术团副团长,作品曾在诗语诗风、千古诗词聚贤庄、莲心栖息地、中华诗词、燕赵诗词等平台发表。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用声音歌诵美好。
铃铛,实名李彦玲,河北省朗诵协会会员。一个热爱生活,喜欢文学艺术,喜欢一切美好事物,愿用声音诠释美好,传播正能量的朗诵爱好者。
李瑞丰,高校行政管理人员退休,河北省朗诵协会会员,唐山市文促会朗诵协会会员,一个性格开朗、热爱生活、喜欢唱歌、尤其喜爱朗诵的人,愿用自己的声音赞美生活中的美好。
执墨树人:(常书华)退休教师。热爱文字,喜欢朗诵,喜欢浸润在声音的世界里,让文字舞动,让心灵飞翔,陶冶情操,丰富退休生活。
李桂芬,爱好文学,酷爱朗诵,希望用美好的诗文和声音感动自己,感动他人。
墓田
作者王大生
南北山头多墓田
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化作白蝴蝶
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
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
一滴何曾到九泉
——宋.高翥《清明日对酒》
墓田,是安葬亲人的墓地。过去,无论是山野小村还是山坳小庄,都有一块不宜耕种的土地作为安放灵柩的公共墓地。还有“义地”说。是官宦乡绅买一块薄地安葬庄里贫苦人家的逝者。按老话说,“善莫大焉”!
无论“墓田”还是“义地”,都是后人祭奠先祖、缅怀亲人的伤心之地!淡蓝色的青烟在山坳里、山野上飘荡;清脆的炮竹声唤醒一片寂静;坟冢上培上了新土;墓碑前燃起了纸钱;轻轻的低泣、默默的祷告萦绕在蓝天。一年一度伤心地,几度梦里能相见?
我下乡在丰润县三女河公社房子里大队。那年,生产队长让我和一些乡亲们,在村子东南方向一片沙砾地上,种了一大片杨树,做为我们这个小村庄的墓地。杨树长的快,到我离开这里时,杨树都有碗口粗了,树下,已经隆起了一座座坟茔。那里安葬着:我发烧时,给我送水做汤的大妈;教我点种的五大爷;有从四野退伍务农的大嗓门老队长……当我坐车返城时,回首那片墓地,伤感涌上心头!
大约是2008年吧,奥运期间,我和老伴坐公交车去我下乡的小村,午间到达。村里静悄悄的,只有几个孩子戏耍、不时有年轻人骑电动车急闪而过,没有人认识我了!我也不想打扰乡亲。我最想看的还是那块墓地,那里安卧着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父老乡亲!遗憾啊,找不到了,这里已经变成了唐山的航空港——三女河机场!呜呼,几十里奔来,坟茔早已化为乌有,一抔黄土也不得相见!
我父母的墓地在巍山公墓。这是一个有风水的地方啊!凤山、巍山两山夹持,开阔处,面对浩渺的陡河水库,父母在青山绿水间安眠。每当清明时节,我和老伴与弟弟、弟媳、妹妹、妹夫,都去给父母祭扫。斯时,父母的陵寝清扫干净,鲜花和贡品摆放在墓碑前。点上一柱香,看香烟袅袅上升,我们静静的站在墓前,向父母告慰我们的思念之情、汇报家里的一年。父母虽然离开我们也有数十年了,哽咽的话语、潸然的泪水不断、不断……
我不太同意宋朝诗人高翥的这两句话:“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远逝的父母和亲人何曾走远?他(她)们的音容笑貌总是萦绕在我们的心田!
剪不断
理还乱
是哀愁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清明时节雨纷纷”
愿逝者安息
愿生者安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