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木
文/李广昌
春末夏初,在去赤石分水坳参观傅总的油茶山的山林下,一株我第一次見到的,开花石斑木吸引了我的目光。出于好奇,我下车府身细看:石斑木,常绿灌木。叶互生,聚集于枝顶,叶片卵形或近圆形,上面光亮,叶背面疏生绒毛,边缘镶着细密的锯齿,触手是温润的革质叶,像战国时期勇士手上的盾牌,在烈日下折射出刀光剑影。总状花序顶生枝头,花白色或粉红色,远远望去犹如珍藏版的开花盛期的梨树。果实是紫黑色的球形,鲜摘可吃。
这种被《陆川本草》始载,并被称唤作"春花木"的野树,是蔷薇科植物。又叫铁里木,石桂,和尚子樵,哥子凿凿,细叶萝木,雷公树等美名。
喜生于山坡,路边或溪边灌木丛中,在贫瘠处生得格外潇洒与恣意。
石斑石的根叶,均味微苦,涩,性寒。具有活血消肿,凉血解毒的作用。主要用于跌倒损伤,骨髓炎,关节炎,创伤出血,无名肿毒,烫伤,毒蛇咬伤的治疗。
但仅限于地方性民间用药,并未蹬大雅之堂。
民间老人喜欢摘石斑木的嫩叶,开水焯熟,再用清水漂干净后炒食,是一道很少有人能吃到的美味佳肴。
但民间还是多用石斑木的根,煎水服,另外用石斑木的叶捣烂外敷,治疗跌倒损伤;用石斑叶晒干,研粉外敷患处,治疗骨髓炎,创伤出血,烫伤等疾病。
现在医学研究发现石斑木的树皮含鞣质,叶含山梨糖醇-6-磷酸盐脱氢酶,这也许就是石斑木的药用基础。
太阳缓缓的升至半空,该回家了!我依依不舍的望着这株珍稀的石班木,在阳光下发出耀眼的光,象是在跟我们说:再见!一路顺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