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4·组诗系列七律·124·地藏菩萨救母亲(普度众生)·八庚
文/九文-
2024-12-13-10:00-作于南京一中
百千万亿大光明,
佛法无边正觉英。
悟性深沉身法净,
修心圆满佛陀行。
慈悲好度波罗蜜,
宇宙虚空法界清。
誓愿慈悲恩度众,
地藏菩萨不留名。
注释:
百千万亿大光明:
1、定义与象征意义:
百千万亿大光明是佛教中描述的一种象征智慧和佛法的光明现象。在《地藏菩萨本愿经》中,这种光明被用来形容佛陀的慈悲和智慧,以及地藏菩萨的威神誓愿。这些光明云包括大圆满光明云、大慈悲光明云、大智慧光明云、大般若光明云、大三昧光明云、大吉祥光明云、大福德光明云、大功德光明云、大归依光明云、大赞叹光明云等多种。
2、光明云的来源:
在《地藏菩萨本愿经》中,佛陀在忉利天宫放出了百千万亿大光明云,这些光明云是佛陀大放光明的结果,象征着佛陀的智慧和福德。这些光明云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光芒,更是精神上的启示和指引,代表着佛法的无边智慧和无尽慈悲。
3、光明云的影响:
这些光明云对听闻者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未来世,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听到地藏菩萨的名字,或者对他进行赞叹、瞻礼、称名或供养,甚至只是彩画、刻镂、塑漆地藏菩萨的形象,这些人都将得到百返生于三十三天的福报,永远不会堕入恶道。
4、结论:
综上所述,百千万亿大光明是佛教中一种重要的象征,代表着佛陀的智慧和慈悲,以及地藏菩萨的誓愿。这种光明不仅是一种视觉上的体验,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启示和引导,对听闻者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这种光明,佛陀和地藏菩萨向众生传递了佛法的无边智慧和无尽慈悲。
375·组诗系列七律·125·地藏菩萨救母亲(普度众生)·八庚
文/九文-
2024-12-13-11:00-作于南京一中
吉祥三昧大光明,
般若波罗蜜度英。
喜舍慈悲皆法是,
师禅智慧定心宁。
妙音种种能除漏,
佛法然然正悟清。
兜率陀天他化在,
婆娑世界大千惊。
注释:
三昧:
是佛教用语,梵文Samādhi的音译,亦译“三摩地”等,意译“定”“等持”。指心无杂念,专注一境而不散乱的精神状态。《智度论》七:“善心一处不动,是名三昧。”这是佛教作出确定判断的心理条件,也是重要的修行方法之一。
三三昧,梵文trayah!Sama^dhayah!,指三种三昧。就能修之行而言,又称三三摩地、三三等持、三三定等;就所观之理,又称三空;若就断障之意,则称三治。此三三昧通于有漏、无漏。其无漏者,为入涅槃解脱之门,故称三解脱门;有漏者即三三昧。
一、空三昧:
于万有观人、法皆空。观空故无差别相状,是与灭谛的灭、静、妙、离四行相相应的定。涅槃(即灭)离色声香味触五尘、男女二相,及生、异、灭三有为相等十相,故名无相;此三昧缘灭,故得无相之名,又称无作三昧、无起三昧。观诸法无差别相状故无所愿求,乃与苦谛之苦、非常二行相,集谛之因、集、生、缘四行相,道谛之道、如、行、出四行相等十行相相应的定。于诸法无所愿乐,则无所造作,故名无作,或称无起。
《成实论》卷十二〈三三昧品〉提到:“若行者不见众生,亦不见法,是名为空。如是空中无相可取,此空即是无相。空中无所愿求,是空即名无愿。是故此三一义。”关于三三昧的次第,有不同说法,或以空、无相、无愿为次第,或以空、无愿、无相为次第。
二、不同说法中的三昧:
(一)、依《中阿含经》〈大拘絺罗经〉等说法有三种。
(1)寻有伺三摩地。
(2)无寻唯伺三摩地。
(3)无寻无伺三摩地。
《俱舍论》对无寻无伺三摩地的解释为:指非寻伺相应的等持,为第二静虑之近分以上,乃至非想非非想所摄。
(二)共分修三昧:
修定亦修慧,是世间三昧,在暖等法中。行者以定修心,因惠能遮烦恼;以慧修心,因定能遮烦恼;以定慧修心,因性得解脱,性即断性、离性、灭性。又以定慧一时具足,故名圣正。
(1)真谛三昧:达观真谛空之理的定,乃破见思惑而成。
(2)俗谛三昧:指达观俗谛假之义的定,乃破尘沙惑而成。此为圆教之意,三谛圆融观一心,三惑同时断尽。
(三)密教中的三三昧:
以三三昧为吽字之三摩地,吽字备三解脱之德。如“吽”(hu^m!)字上的空点表离空有之所作,观诸法平等,不愿生死、涅槃,故有证空解脱门之义,即空解脱门;本体的“诃”(ha)字表无相,无相乃空亦空之义,以离因缘,故为无相解脱门;下面的三昧的“邬”(u)点表损减空有成为不生之义,相当于无作解脱门。若就表德之义而言,空为一切诸法无碍涉入之义,无相为万德轮圆无尽之义,无愿谓行者本来具足两部曼荼罗之德,故无所愿求。
非佛教语境下的“三昧”内涵:
(一)表示事物的奥妙、诀窍。
例如“深得其中三昧”,表示深得事物的要领。像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中提到长沙僧怀素好草书,自言得草圣三昧;宋周紫芝《竹坡诗话》中说集句近世往往有之,唯王荆公得此三昧;《红楼梦》第四八回中“听你说了这两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也是这种用法23。
(二)指三昧真火。
如《封神演义》第八回“太一真人动了心中三昧,毘芦仙亦显神通”提到的三昧真火。
376·组诗系列七律·126·地藏菩萨救母亲(普度众生)·八庚
文/九文-
2024-12-13-13:50-作于南京一中
欲界众生皆度苦,
七情六念永无衡。
恒河沙劫恒无数,
地藏亡灵地不清。
色究竟天仙界净,
妖灵鬼府恶魔狞。
非非非想非非处,
无失禅心集会盟。
注释:
欲界:
一、欲界的基本概念:
欲界是佛教用语,是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之一。它是指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此界的众生多执著财、色、名、食、睡等“五欲”,渴望得到财产、男女性欲、名誉、饮食、睡眠等欲望的满足,故名欲界。
二、欲界的范围:
(一)、包含的六趣:
欲界包括地狱、饿鬼、畜生、人、阿修罗、天人(欲界六天)等六趣,以及所生活的器世间,故欲界也称为六趣杂居地。
(二)、欲界六天:
(1)、地居天:
1、四天王天:位于须弥山上,他们的任务是分别护卫上述的“四天下”。名字分别为东“持国天(多罗吒)”,南“增长天(毗琉璃)”,西“广目天(毗留博叉)”,北“多闻天(毗沙门)”。四天王的领地分四层,下三层是四天王所部的“天众”居处,最高层为四天王及其眷属的住处;其余有七大金山,亦有天居,乃四天王所领封邑。
(2)、忉利天(三十三天):
居须弥山顶,忉利天的中心是天“帝释”所居,称“帝释天”;此天的四方各有八大天王,对天帝释起拱卫作用,故总名“三十三天”。所谓“帝释”,本名“释提桓因”,这里是须弥山诸天的最高统治者,也能号令所有“六欲天”,可以视为欲界诸天的领袖;他所居住的宫殿华贵殊胜,称“帝释宫”。
(3)、空居天:
佛教专有名词,佛典谓居住于空中之天众为空居天;谓居住于地上之天众为地居天,亦即六欲天中的四天王天及忉利天。
佛典谓居住于空中之天众为空居天;谓居住于地上之天众为地居天,亦即六欲天中的四天王天及忉利天。如《大毗婆沙论》卷一三四云(大正)︰“已说成立风水金轮诸海山洲地居器已,次辨成立空居诸天、大梵天等所居宫地。”《俱舍论》卷十一云(大正)︰“若空居天唯住如是日等宫殿,若地居天住妙高山诸层级等。”
在佛教诸天中,四天王天和忉利天处于最下层,他们虽然也是"天",但他们常住处并未超出须弥山,因此被称为"地居天"。而自夜摩天起,已是距须弥山八万由旬的空中,因此自夜摩天以上之诸天被称为"空居天",而夜摩天居于"空居天"的最初层。
四天王天是诸天中位置最低的一层天,也是离世间最近的天。他们是多闻天、持国天、增长天、广目天。四天王天住在须弥山腰。忉利天又称三十三天,在须弥山顶。
(4)、夜摩天:
这里的天众由统率此天的天主“须夜摩天王”管理,此天的众生享受“五欲乐”而至于乐极,乃时时高唱“快哉”。
(5)兜率天(睹史多天):
意译“知足”、“喜足”,意谓这里所享“五欲”之乐,已经达到世间可以充分满足的程度。它的天主名“珊兜率天王”。菩萨历劫修行到了将要成佛的阶段,首先要上升到这重天上居住,然后再选择适宜的时机和父母,由这里下生到阎浮提投胎长大,出家成佛。如释迦牟尼和未来佛弥勒都与此天有关,在中国佛教中形成“弥勒上生”信仰一派,构成净土信仰的重要一支;弥勒的下生信仰,也来源于此。
(6)、他化自在天(乐变化天):
他化自在天是欲界六天之一。此界天众自己不用变化出欲乐来享用,但是却能随意受用其他天人化现出来的欲乐目标。魔罗(Màra)是他化自在天的天子(devaputta),因此有时也把此天界称为魔天。
佛教欲界六天中最高一层天,又称他化乐天,他化自转天。居于此天的众生,不用自己乐具变现,而利用下天化作,假他之乐事,自在游戏,故曰他化自在。据《阿含经》第31卷第863节所说,此天人寿命一万六千岁,其一年有十二个月,一月三十日,一日一夜为人间一千六百年,故其寿命相当于人间九十二亿一千六百万年。

王仲华,笔名九文,也称九文画家诗人21,号蒙童,南京市一中马群分校的美术教师。1971年7月生于安徽省宿松县,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油画系。油画作品参加江苏省油画家作品展,也在南京师范大学参加过南京海内外油画家作品展,还参加过江苏省省公安厅组织的以缉毒为题材的油画作品展、参加过江苏省全省中小学优秀美术教师的油画作品展。2018年12月参加过法国巴黎当代来自中国油画家对外世界油画创作交流展,现居南京。擅长中西绘画、雕塑以及各种平面装饰设计,也擅长古典诗词、汉赋及文言文的创作与赏析,同时也爱好现代诗歌以及音乐歌词与作曲的创作,在中国当代诗坛先后发表古典诗词一万七千多首快接近一万八千首作品,发表原创的现代歌词200多首,在中国古典文学诗词论坛发表自己作词作曲的音乐原创作品几十首。诗词也每一天发表在网络平台里的《今日头条》或《都市头条》。是中国华夏诗词学会的特约作家撰稿人,又是中国诗歌网官网签约的诗人。从2021年4月20开始,本人已经被中国诗歌网官网诗词论坛推为古韵诗词的主编。音乐作品参加了中国全国级音乐论坛组织的音乐原创作词作曲的音乐作品征稿大赛,作品入围,在国家级的音乐论坛发表了作词作曲以及MP3音乐音频三十多首作词作曲的音乐作品。https://m.booea.com/news/s_3072805.html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2/0710/07/73451741_1039274058.shtml

一次投稿将同时发布六大平台凡发表于思归客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需转载原创文章的可申请授权(编辑微信:czj69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