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盖吉忠
张志和小红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走着,边走边谈笑风生。在说笑声中来到了小车跟前,打开车门,在车座上拿起手机。打开手机一看,未接电话有三十多个,是张志妈妈打来的,张志把电话打了过去,电话的另一头传来妈妈的声音:“儿子,你干什么去了?咱家有急事,晌午之前必须回来,咱家有一份礼要随份子。”说完妈妈放下了电话。
张志开着小车,急急忙忙地回到家里。妈妈在楼下张望着,焦急地等待儿子回来。看见儿子下车,未来的儿媳妇小红没有来,脸上露出了喜悦。妈妈飞快地走到儿子跟前,拽着儿子往楼上大步流星走去。进了楼门,妈妈说:“儿子你干什么去了?你们厂长的孙子过百天,你去喝酒吧(参加喜宴)?”妈妈忙乱地掏儿子张志的衣兜,儿子的衣兜里只剩下几十块钱,妈妈掏出几百元钱,塞进了儿子的衣兜里。孩子你就花这么多钱吧,不用拿钱了。张志看了看手机,快要到开席时间了,开着车,往酒店方向驶去。
到了酒店,宴会厅里座无虚席。厂长看见张志,热情地和张志打招呼,张志坐了下来,他的心里不平静起来。厂长生孙子,是家里的喜事。按照苏北的习惯,二十五天请客,庆祝孙子满月。上次厂长的宴席,张志没有参加,张志是厂子生产线上的工人,检验员每次检验张志生产的产品,都有两三件不合格。按照厂里规定,每件不合格罚款三十元,每天都被罚七八十元,张志怎么求情也不行。心想,上次厂长家办喜事,我没去参加,这是厂长给我戴上了眼罩,寄于别人的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呀。这次喝酒,别人花两百元钱,而张志竟然随礼四百元钱,厂长看到张志后,笑逐颜开,以前冷漠的态度没有了。
第二天上班,院子里停满了工人的车,张志也和往常不一样,脸上挂满了笑容。工人们都在生产线上认真地操作,忙着自己的活。今天张志生产的产品全部合格,没有不合格产品。午休时,检验员来到张志跟前,说:“你以前的产品不合格,一会儿上班时你把这些产品重新加工,钱给你返回来。”这时,张志的眼里噙满了泪花,这是激动的泪,是感激还是发自内心的觉醒,不要犯糊涂了,要与时俱进。张志按照检验员的吩咐,把不合格的产品经过简单加工,全部合格,看到手机信息,被罚的款项全部返回。
张志心里非常高兴,心里想了很多。这个年代真不能玩倔的,必须顺应形势,会溜须拍马。工作休息时,大家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在议论着厂长这次办喜事收到了两张百元假币,张志纳闷,是谁花假币呢?这件事一直在张志的脑海里浮现,会不会是那天我回家时,妈妈塞进我兜里的是假币呢?小张忐忑不安,下班回到家里,没有见到妈妈,妈妈去哪儿了呢?当他走进最东边的房间,房门关着,里面烧着香,妈妈在祷告:“对不起,我是小本经营,这件事不要怨我,我卖小百货,厂长的父亲到我这花了两百块钱假币,我给他还了回去。”张志在门外听得一清二楚,明白了大家议论这件事的真相。唉,妈妈你怎么这么做,让我怎能抬起头?但转念一想,这件事也不远我妈妈。张志走进了屋里,妈妈站了起来,妈妈看见张志笑了,张志也笑了,笑得是那样开心,那样欢乐。张志想,这是罪有应得,这样做也是对的。
妈妈的脸上挂满了笑容,娘俩看了看对方,笑声充满了整个房间。
作者简介:盖吉忠,黑龙江省庆安县大罗镇中学高级教师。北林区作协会员,小说、散文、诗歌发表在《绥化晚报》《伊春日报》《北极光》《青年文学家》《中国作家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