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随想——活出生命的斑斓景色
铁二师 郑焕清
清明前回乡祭祖,看到墓地新添了几座坟茔,又有故人西去,一股怅然若失的悲凉掠过心头。春雨绵绵,血脉情思不绝如缕,烟火缭绕,弥漫着生命的隽永与无常。
此时此刻,思绪随着袅袅青烟升腾流转,过去与未来,先祖与我们,生与死的界限仿佛变得模糊。我从何处来,要向何处去?宛如时光隧道中的千年壁画,顿时清晰起来。生命的回响与沉思,让人不禁生出对生命意义的叩问,人,终究是要去的,生命还有意义么?

《百年孤独》的作者马尔斯克斯说:“这世界上最公平的事就是每个人都会死亡。”因为死亡,“所以人生没有意义,莫名其妙地来,无可奈何地活着,不知所以然地死去。“
大佬马斯克更是语出惊人:“生命没有意义。碳基生命只是硅基生命的一个引导程序,Al终将超越人类并可能消灭人类。”
凭我极有限的认知,不能评判马斯克的话是真理还是谬误,但可以肯定的是AⅠ的快速崛起加剧了人类的失落感和末日感,人们对生命意义更加惶恐迷茫。虽然我相信算力尽头不能解答的问题,可能正是人类走向未来的意义,但人类的失落与分化将是必然趋势。
认为生命有意义的哲人同样基于对死亡的认知,卡夫卡说:“生命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会停止。”意识到生命有限与渺小,才有珍惜生命,追求美好的期待与力量。
生命有意义也好,无意义也罢,都是个体的生命体验和生命观的表达,都充满睿智哲思,也彰显生命的深邃多彩。生命意义本就是多元、主观、个性的概念。虽然人类所有宗教哲学,人文经典,不朽诗章,都会指向生命意义,但至今没有也不大可能有定于一尊的思想论断。
我本凡夫俗子,平庸日子糊涂过,不与世人论死生。但清明上坟,与先辈对话,父母音容笑貌犹在眼前,遗言遗训萦绕于耳,仿佛有被灵魂拷问的感觉,你对得起先祖么?你的生命有意义么?你是否无愧于为人一世?清明祭祖催责我对生命意义的自省与沉思。
人的自然属性本就有天赋的生命意义。生命延续生命,成就刹那间的永恒。个体生命虽只是沧海一粟,天地一瞬,但人类通过代际传承突破死亡,实现永恒。“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祖先们早已化为尘土,四代以上先祖的名字都不曾记得,但他们的细胞基因,精神血脉,行为方式却深深嵌入我们的身体。先祖们并未远去,以另一种方式活在世上并与我们同行。正如牛顿墓碑上的话,“此处埋葬的是牛顿死去的部分"。这是否可算作生命意义或生命永恒?
生命呵护生命,那是小草下的一片绿荫。每一个生命都是在父母的荫恩下诞生与成长。父母即便渺小如山涧苔花,卑微如路边小草,可于他荫庇下的生命,就是顶天立地般的存在。再卑微的生命,也有不可替代的生命意义。

生命温暖生命,那是幽暗中的一缕光明,生命转换生命,那是量子腾挪中的灵魂跃升…你能说生命没有意义?
从人的自然属性讲,生命存在就是意义,体验生命的风霜雨雪,享受生命的欢乐与痛苦,既是天赋的生命权利,又是与生俱来的生命意义。
但是,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只有在社会中个体生命意义才能升华。涂尔干说:“个体生命只有在社会中才能找到真正的意义。”只有在家国责任担当,社会文明进步中发热赋能才能让生命闪光。
中华文明特别推崇人的社会责任和生命的社会意义。在家族史,民族史,国家史中,那些情怀天下,造福家国的人,哪些扶危济困,善行天下的人,那些追求光明,挺身抗命的人,那些国家危亡,生死赴难的人,便是人中豪杰,家族圣贤,民族脊梁,他们的生命重于泰山。
人的社会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性,是人超越动物的本质所在。生命作为一种嵌入式社会形态,既是自己的,也是他人的。人只有在奉献与服务家国社会中实现价值,升华生命意义。胡适先生说:“生命没有预设的意义,你给他什么意义他就有什么意义。做有意义的事情,生命就有意义。”
人来世间一趟,是无尽的造化与幸运。要无愧于生命,无愧于自己,无愧于天地父母,理当活出人之为人的生命意义,活出生命的斑斓景色。
活出生命斑斓景色就要珍惜生命,不负如来不负卿。生命是一趟没有回程的单向旅行,没有重来再试的可能。人生易老,红颜易衰。横槊赋诗,生命当歌。珍惜生命存在的每一刻清醒时光,莫错过那些属于你的风景。感恩生活,善待自己,温暖他人,赋能社会,使有限的生命不至于虚度。
活出生命斑斓景色就要愉悦生命,活得从容自信潇洒。“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快然自足。”你若超然,宇宙星河莫不与我,明月清风莫不是我。

作家池莉说:“生命价值就在于快乐。”生命快乐,因为能想、能说、能听、能动,能赏春花秋月,能咏夏草冬雪,能红尘作伴,能嫉恶如仇…当然,生命美好不尽是美景佳肴、健康快乐,也包括擦伤、残缺、苦难甚至衰败失落。失落也是生命的姿态。弘一法师说:“不要难过,去去就来。”漫山遍野花草芬芳,那就有我。
活出生命斑斓景色就要绽放生命,使人生有为有趣。生命最宝贵的品质不是功名利禄的欲望和灯红酒绿的满足,而是爱人心、同情心、好奇心、责任心,是人性的善良与温度。保持在物欲喧嚣中对真善美的追求,在内卷躺平中对家国责任的担当,在苦难困厄中毅然前行的勇气,每一个向前步伐都是你生命乐章的优美音符,每一个温暖微笑都是你生命意义的生动诠释。
清明祭祖,“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它连接着我们生命的过去与未来,也在启迪和鞭策我们活出生命意义,让人生无悔、无愧,让生命馥郁芬芳。
(2025年3月31日于汉口)
槛外人 2025-3-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