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散曲 • 大石调 • 初生月儿 • 念
心掀巨澜雨雪风,迅猛无情惆怅同。 撕肝裂肺念念中,念罗公,托梦逢,伤悲痛、泪眼朦胧。
前言作者尹玉峰系都市头条编辑委员会主任

沉痛悼念罗序伦先生
杨凡(北京)
罗公仙逝鹤西归,一代宗师化紫微。
腕底龙蛇驰翰墨,笔端桃李绽芳菲。
兰心菊质春秋铸,竹品梅魂德艺辉。
慈善襟怀承国梦,儒风浩荡泰山巍。
“罗公仙逝鹤西归,一代宗师化紫微“。高度凝练地概括了罗公的成就,哀悼其离世,升华其精神境界。这首由杨凡创作的悼念罗序伦先生的七言律诗,以凝练的意象和典雅的格调,全面展现了罗序伦先生的艺术成就与精神品格。
一、艺术成就的意象化呈现:"腕底龙蛇驰翰墨"以"龙蛇"隐喻其书法艺术之灵动雄健,呼应了罗序伦先生作为书画艺术家、慈善中国书画院院长的身份。"笔端桃李绽芳菲"暗含双重意蕴:既指其作品中蕴含的生机(如兰花、竹品等传统意象),也暗示其培养后辈的教化之功,书画创作研究院院长"的育人职责。
二、品格精神的四重象征体系:颈联采用"兰神菊质""竹品梅魂"的并列结构,构建起完整的文人品格象征体系:兰菊象征其高洁品性,弘扬传统文化的精神永续"的追求;竹梅则体现坚韧风骨,与诗中"慈善襟怀承国梦"形成精神呼应。
三、时空维度的史诗性建构:尾联"儒风浩荡泰山巍"通过空间意象"泰山"与时间概念"千秋""万古"的交织,将个体生命升华至文化传承的高度。这与罗序伦先生作为"国际书画鉴定评估委员会主席"的身份相呼应,其艺术成就被置于文明传承的宏观视野中。
此诗通过传统诗词形式与现代文化使命的结合,既是对罗序伦先生"慈善中国万里行发起人"社会角色的诗意诠释,堪称当代文人悼亡诗的代表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