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散曲 • 大石调 • 初生月儿 • 念
心掀巨澜雨雪风,迅猛无情惆怅同。 撕肝裂肺念念中,念罗公,托梦逢,伤悲痛、泪眼朦胧。
前言作者尹玉峰系都市头条编辑委员会主任

诗书画印太空巡展月栽竹翠看天下谁能颈背德艺双馨慈善中国抗洪救灾助学子更见情怀
九天序伦
悼罗兄序伦
作者:曹干云
九天霹雳泪倾盆
㕦刚醉酿慰忠魂
大爱无彊慈济世
德芳艺苑逸称神
2025.3.29于韶州
再哭序伦兄
作者:曹干云
诗书画印艺中绝
仁心善布堪人杰
逸作凡尘惊世界
九天月上亮高节
2025.3.29于韶州
序伦牡丹贵洛阳
作者:曹干云
牡丹吐蕊笑含芳
纸栽瀚墨吐幽香
泪望西行星耀目
罗公月桂绘春光
2025.3.30于韶州
清明雨寒
作者:曹干云
长歌寂寞向红尘
西行路漫送英魂
借问学子情觅处
诗词唱和少序伦
罗公助学贵州,以一己之力用翰墨丹青,让数千学子得以继续完成学业。同时在希望学校坚持不冠已名,无私奉献大爱无疆。
2025.3.30于韶州
大爱无彊
作者:曹干云
洪水肆虐抗灾行
丹青售卖见真情
未要分文全奉献
仁心善念万古名
序伦兄在98年抗洪救灾中一幅丹青拍了1500余万元,自己分文不取悉数捐出。其实当时他自己并不富裕,南下创业之初连住房都是省文化厅赞助的,他完全可以留下一部分款项购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屋……。
2025.3.30于韶州
太空巡展
作者:曹干云
神十率众太空行
品德艺朮共扬名
域外九天齐诵赞
家国幸甚见豪情
序伦兄作为神十搭载艺品总监,率中华杰出艺术品太空巡展,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华科技实力和艺术魅力。
2025.3.30于韶州
月栽竹翠
作者:曹干云
丹青踏月会吴刚
千古盛事更无双
应赞中华惊世界
嫦娥翠伴共芬芳
序伦兄有幸受邀参观卫星登月发射,同时现场挥豪作翠竹图搭载登月,艺术品登月巡访属人类首次。前无古人后谁能来,非个人德艺具佳且国家科技强大二者缺一不可。实乃序伦兄个人之幸,伟大的中民族之幸!
2025.3.30于韶州
…………………………………
附贺局长菊秋兄大作:
《祭序伦》
作者:贺菊秋
苍天落泪送序伦,
干云痛失诗友人;
仙境增一巨匠翁,
后辈继承先生恩。
2025.3.31于湖南
……………………………………
附赖院长兴荣兄大作:
赞罗老序伦.和干云组诗
(赖兴荣)
昔人驾鹤归长空,
墨竹骨节遗九州。
此去应赴嫦娥会,
桂花酿酒醉苍穹。
2025.3.31,于瑶城。
悼亡诗:生死河畔的永恒对话
死亡在诗歌中永远是一面神秘的铜镜,既倒映着生者的泪光,也折射出永恒的天光。曹干云悼念罗序伦的诗作,正是这样一面悬挂在生死河畔的铜镜,将人间至情淬炼成超越时空的永恒对话。
在曹干云先生这组悼亡诗中,”九天霹雳泪倾盆,㕦刚醉酿慰忠魂”的意象构建起宏大的生命剧场:”长歌寂寞向红尘,西行路漫送英魂”更加壮怀激烈。这种"万物同悲"的意境,暗合庄子"天地与我并生"的哲思,将个体伤痛升华为宇宙性的生命咏叹。
诗作中反复出现的"丹青"、“嫦娥翠伴”意象最具深意,幻化成阴阳两隔的朦胧帷幕。生者以笔墨续写未完的对话,让悼亡诗本身成为超越生死的媒介。
这组挽诗最终在”应赞中华惊世界,嫦娥翠伴共芬芳“的磅礴意象中抵达高潮。那些饱含深情的墨迹不再是悼亡的泪痕,而是冲决生死界限的浪涛,在宇宙尺度上书写着生命的续章。这种将个人悲恸转化为天地大美的诗学实践,使传统悼亡诗获得了现代性的精神维度,让死亡在诗歌中绽放出重生的光芒。
曹干云先生的这组悼亡诗感人肺腑,不得不追述一下曹干云与罗序伦的长久友谊,乃是艺术理想、心灵共鸣与公益实践的结合,既有诗性共鸣,也有现实行动的相互支持。他们的关系超越了个人交往,更成为文化界与公益领域跨界协作的典范。这种情谊在当代社会背景下,尤其凸显了知识分子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其纽带可概括为以下三方面:
1. 艺术与文化的共鸣:两人均是诗人和文化界的活跃人物。罗序伦作为著名书画家、慈善中国书画院院长,长期致力于艺术创作与文化推广;曹干云则兼具法学家、诗人、文化名流等多重身份,常以诗歌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尤其赞佩啰序伦艺术画作的价值和其艺术理伦的深厚和品德的高尚!曹干云认为:艺术家惟与国家、民族休戚相关方能与国家和民族同芳!成为两人思想交流的重要载体。
2. 公益事业的共同追求:罗序伦自1998年起投身教育扶贫,主导建设希望小学并推动“艺术扶贫献爱心”项目,其慈善理念得到广泛支持。曹干云作为慈善中国书画院的法律顾问,长期为罗序伦主导的公益机构提供法律支持。这种合作不仅基于职业角色,更源于对“回馈社会”价值观的认同。例如,罗序伦在访谈中提到“分担国家困难”的使命感,而曹干云通过法律专业保障公益项目的合规性,体现了互补性协作,并早在20多年前就对罗序伦提供了各个方面的支援与帮助。对于罗序伦的因病不幸离世,曹干云感触道:”三十寒暑同岁月,阴阳两隔问清明"。
3. 社会活动中的互鉴与支持:两人在多个社会组织中担任要职。罗序伦作为国际书画鉴定评估委员会主席、文化创意产业促进委员会主任委员,曹干云则在中民文化产业集团等机构担任法律顾问。这种社会网络的重叠为合作提供了平台。例如,在“京港澳台世界头条总社”发布的慈善倡议活动中,两人作品同框呈现,既是对彼此的尊重,也彰显了他们在公共事务中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