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龙州祭英魂】
青山忠骨隐苍烟,清明英魂祭泪涟。碑前花圈情切切,老兵默哀忆当年。
风拂柏,志犹坚,英名碑上名永镌。夕阳斜照陵园静,烈士精神世代传。
近段时间以来,诸事繁忙,心境亦略显沉郁。本欲搁笔小憩,静心思绪,奈何南疆陵园老兵纪念与祭扫的消息频频传来,心绪难平。特别是124师370团一炮连,在卢森盛指导员的率领下,齐集龙州烈士陵园,共祭英烈的场景,令我深受触动,夜不能寐,遂于这万籁俱寂之时,执起手机,记录下这感人肺腑的一幕。
公元2025年3月16日,广西龙州烈士陵园被一层庄重而肃穆的气氛所笼罩。这一日,曾在烽火连天战场上并肩作战的124师370团一炮连全体参战老兵,在卢森盛指导员的引领下,自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只为在这片静谧而神圣的土地上,向那些英勇无畏、长眠于此的战友们致以最深沉的哀悼与崇高的敬意。
当晨曦初露,天边泛起鱼肚白,陵园的大门已迎来这群风尘仆仆的老兵。他们身着虽已褪色但仍整洁如初的旧军装,胸前佩戴着一枚枚熠熠生辉的勋章。这些勋章,是他们荣誉与奉献的象征,每一枚背后都镌刻着一段惊心动魄、感人至深的战斗传奇。尽管岁月的风霜在他们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腰身也不再挺拔,但他们的眼神中依然闪烁着坚定与深情的光芒,那是对战友无尽的思念,也是对那段峥嵘岁月的深深铭记。
前往烈士陵园的路上,车内弥漫着一股压抑而凝重的氛围。老兵们的心情格外沉重,思绪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枪炮的轰鸣、战友的呼喊、激烈的战斗场景,似乎仍在耳边回响,历历在目。有的老兵轻轻摩挲着手中的照片,那是他与牺牲战友的珍贵合影。尽管照片已泛黄,边角也有些磨损,但他依然小心翼翼地珍藏着,仿佛守护着一段无法割舍的记忆,每一次触碰都能勾起那段刻骨铭心的回忆。
抵达龙州烈士陵园后,老兵们在门外整齐列队,高唱着“我们是当年参战的老兵”的歌曲。歌声激昂而深情,充满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战友的无限敬仰。随后,他们喊着“一二一”的口号,迈着坚定的步伐,缓缓步入陵园。每一步都显得那么沉重而有力,仿佛是在向历史致敬,向英烈致敬。
踏入陵园,一座巍峨耸立的烈士纪念碑映入眼帘。它如同一位庄严的守护者,屹立在陵园的中心。纪念碑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庄严肃穆,令人心生敬畏。四周的松柏苍翠挺拔,宛如忠诚的卫士,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安息着英灵的神圣土地。每一棵松柏都仿佛承载着一段历史,每一片绿叶都仿佛在诉说着英烈的故事。
老兵们迈着沉重而坚定的步伐,缓缓走向纪念碑。他们整齐地排列在碑前,庄重地向烈士们敬献花圈。花圈上洁白的缎带随风轻轻飘动,上面书写着“烈士永垂不朽”、“战友,我们来看你了”等深情的话语。这些话语寄托着老兵们对战友深深的缅怀与无尽的哀思,也表达着他们对英烈的无限敬仰和崇高敬意。
随后,全体老兵脱帽,低头默哀。一时间,整个陵园陷入了寂静之中。只有微风拂过松柏的沙沙声以及老兵们压抑的啜泣声在耳边回荡。在这庄严而肃穆的氛围中,时间仿佛凝固了。每一秒都承载着老兵们对战友的深深思念与崇高敬意。他们的心灵在这一刻与英烈们产生了共鸣,仿佛听到了英烈们的呼唤和嘱托。
默哀结束后,卢森盛指导员声音颤抖地念起了祭文:“……亲爱的战友们,今天我们又来看你们了。岁月流转,但我们从未忘记过你们。从未忘记我们一起并肩作战的日子;从未忘记你们为了国家和人民,毅然决然地奉献出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他的声音因激动而哽咽,泪水顺着脸颊滑落。台下的老兵们也纷纷动容,许多人忍不住掩面而泣。场面感人至深,令人动容。
祭扫仪式结束后,老兵们各自分散开来,寻找着自己熟悉的墓碑。他们轻轻地蹲下身来,用颤抖的双手仔细地擦拭着墓碑上的灰尘与岁月的痕迹。仿佛在为战友整理着衣冠,表达着对战友的深深敬意与怀念。每一块墓碑都承载着一段历史,每一道划痕都仿佛在诉说着英烈的传奇故事。
卢森盛指导员从口袋里掏出一瓶酒,缓缓地走到孙立列士的墓碑前,轻声说道:“孙立同志,我的兄弟啊,来,咱们唠唠……”说着,他的眼眶又湿润了。另一位老兵则拿出自己亲手制作的点心,摆在墓前,深情地说道:“这些都是你以前爱吃的,多吃点……”这些简单的举动背后蕴含着无尽的深情与怀念。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战友的思念与敬意。
除了广西本地的参战老兵外,还有不少从外地远道而来的退役参战老兵和烈士家属。他们不辞辛劳,跨越千山万水,只为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来到亲人或战友的墓前献上一束鲜花或一份心意。他们的到来为陵园增添了几分温暖与感动。每一位来访者都怀揣着对英烈的敬仰与怀念之情,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诉说着对英烈的追忆与敬仰。
夕阳西下,余晖洒满龙州烈士陵园。为整个陵园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仿佛在为英烈们披上了一层荣耀的战袍。老兵们在陵园里久久不愿离去,他们相互搀扶着、安慰着,再次回望这片安息着战友的土地。眼中满是不舍与眷恋,仿佛要将这片土地深深地刻印在心底永远珍藏。他们知道虽然这次祭扫活动即将结束,但对战友的思念和对英烈精神的传承却将永远延续下去。这份深情与敬意将永远激励着他们前行。
离开陵园时,一位老兵感慨万千地说道:“只要我们还活着,就会每年都来这里看望他们。他们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我们不能让他们被遗忘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要把他们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让后代子孙永远铭记他们的奉献与牺牲精神。”这番话语充满了对英烈的敬仰与怀念之情,也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与铭记之心。
青山埋忠骨,碧血染红旗。龙州烈士陵园里的烈士们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英雄赞歌。他们的英勇事迹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卷中,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这些参战老兵们的深情缅怀与坚守也让我们看到了对英雄的敬重、对历史的铭记以及对和平的珍视。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英烈的敬仰与怀念之情,也传递着对和平的珍视与向往之心。
回顾历史,我们不禁为那些英勇无畏的战士们所感动。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民族的脊梁,用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书写了历史的篇章。正是有了他们的付出和牺牲,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安宁。因此,我们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让英烈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让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昌盛、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安康!
在英烈精神的照耀下,我们更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安宁。我们要铭记历史教训,加强国防建设,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同时,我们也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年轻一代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让他们了解历史、铭记先烈、珍惜和平、奋发向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传承英烈的精神,让他们的牺牲和奉献得到应有的回报和尊重。
此外,我们还要关注那些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的老兵们。他们曾经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复兴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如今,他们年事已高,需要社会、需要政府、需要我们的关爱和照顾。我们要尽自己所能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同时,我们也要传承和发扬他们的精神品质,让这种精神成为我们前行的动力和源泉。
总之,青山埋忠骨,清明祭英魂。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让英烈的精神永远照耀着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昌盛、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安康!愿英烈们永垂不朽!愿和平永驻人间!
作者简介:孙学江,笔名孙学江工作室、独孤一剑,退役军人,中共党员,文学爱好者。用文字记录生活点滴,描绘人生百态与社会万象,荣获半朵中文网高级专栏作家。其作品遍布各大网络平台,深受读者青睐与好评。
2024年在星耀华夏·盛世好文学“华夏文豪杯”全国征文赛中荣获亚军,并晋升为名篇金榜总编辑,同时受聘为名篇金榜总顾问与创始讲师,在名篇金榜十大人物编辑赛中斩获“风云人物奖”,并在名篇金榜“华夏文豪杯”大赛中再度夺魁,荣获“钻石奖”。人生感悟:大道至简,诸法自然;与时俱进,因果相承。种下大豆不会收获玉米,世间万物皆有其定数与规律。
1983年10月入伍,1985年11月参加对越防御作战,1987年4月退出战场。1989年4月退出现役,开启了人生新的篇章。“岁月碾压欲成泥,成形煅烧方成器。生活沉淀一杯酒,完美无瑕做传奇。”所谓的英雄,皆是时代的产物,并无超时代英雄或英雄时代之说。
在这里有个观点说一下:也就是人们经常所说的鸡蛋从内部打破是生命;从外部打破是食物,但结果却截然不同,一个是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一个是旧事物的灭亡和嫁衣,道理都知道,但细思的人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