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拯救您,我的近百老母亲
作者:吴建华
岁月如歌,缓缓流淌,它带走了光阴,却带不走那份人世间沉甸甸的滚热母爱。
我的老母亲刘金芝95岁,除脑供血不足偶有头部晕眩外,平时能生活自理依然健在,正享受着天伦之乐,只是不习惯在城里生活,至今固执地留在乡下老家老宅与患侏儒症的残疾弟弟一起生活。每天她的身影依旧忙忙碌碌,她的笑容依旧温暖示人。像一本厚重的家书,每一页都写满了自强不息与母爱无私。
她的生命,像一棵扎根在岁月里的老树,历经风霜却依然挺立,用她的枝叶为我们遮风挡雨。她的爱,像一缕温暖的阳光,无声地洒在我们的心田,滋养着我们的成长。她的故事,平凡却动人,像一首悠长的老歌,在时光的长河中轻轻吟唱。
每当我想起她,心中总会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有敬爱,有感激,也有深切的心疼。她的身影,早已成为我生命中最温暖的牵挂;她的爱,早已成为我心中最柔软的力量。
拿什么拯救您,我的老母亲?或许,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多地陪伴她,让她享受到我们的挚爱与孝心,让她在晚年生活中不再孤单而乐享天伦。
自立自强勤劳生活
我的老母亲,一生勤劳,始终秉持着自立自强的信念。即使年事已高,她依然坚持能自己动手的自己去做,从不愿依赖他人。她常说:“自己能做的事情,就不要麻烦别人”。她这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精神让我深感敬佩,也让我强烈感受到她的坚强与独立。
自主锻炼身体。母亲一直坚持晚早睡晨早起,每天晚饭后即上床休息,清晨6点左右她都会按时起床四处散步走走,无论刮风下雨从未停顿。她总是笑着说:“锻炼好身体,才能不给子女添麻烦”。她的步伐虽然不再如年轻时那般矫健,但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而有力。她的背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高大,仿佛在告诉我,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都要坚持走下去。
自己做饭炒菜。即使年迈高龄,母亲依然坚持自己做饭。她说:“自己做的饭,吃起来更香,也能保持身体的活力”。每当厨房里飘出阵阵饭菜的香味,我都能感受到母亲的用心和疼爱。她的双手虽然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但依然灵巧而有力,每一道饭菜都凝聚着她的心血和智慧。
自种蔬菜瓜果。每年母亲都在自留地里种满了各种蔬菜瓜果,每天精心照料和细心管护。每到蔬菜瓜果成熟时,她总会一脸幸福地采割给晚辈和邻居享用。她说:“这些四季蔬菜瓜果让我感受到生活充满希望”。她的双手虽然粗糙,但触碰每一片叶子时都显得那么温柔,仿佛在呵护着生命的美好。
自己搓洗衣服。家里有洗衣机,母亲还是坚持自己手洗衣物。她说:“手洗的衣服更干净,也能活动筋骨”。她的双手在水中浸泡,却依然有力,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对生活的向往。
自己整理房间。母亲的身体日渐衰弱,但每天都会把房间整理得井井有条。她说:“整洁的环境让人心情愉悦”。她的身影在房间里忙碌,仿佛在告诉我,生活的规整和秩序需要用心去维护。
自己打扫卫生。家里屋外的卫生,母亲从不让别人帮忙。她说:“打扫卫生也是一种锻炼,能让我保持身体活力”。每当看到母亲弯着腰,认真地擦拭着每一个家什和角落,我都能感受到她的坚持和毅力。她的身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温暖,仿佛在告诉我,无论生活多么琐碎,都要认真对待。
自己上街购物。母亲总是自己步行去7里路外的乡下农贸市场购物,即使我们提出帮忙,她也总是拒绝。她说:“我自己能行,不用麻烦你们。”每当看到母亲在市场上购物,认真地挑选着每一件商品,我都能感受到她对生活的独立和自信。
自己管家理财。母亲总是自己管理家务和财务,她说:“这样我能更好地规划好生活”。尽管她没有文化,但每笔开支账目在脑海里都记得清清楚楚,仿佛在告诉我,生活中的每一分钱都要倍加珍惜和倍加节约。
不愿给子女添负担
母亲总是为他人着想,不愿给任何人添麻烦。即便身体不适,她也总是默默忍受,不愿让我们担心。每当我们提出要帮忙,她总是笑着说:“我没事,你们忙你们的。”她的无私和体贴,让我既感动又心疼。
自己找医生看病。母亲总是自己去医院,即使我们提出陪同,她也总是拒绝。她说:“我自己能行,不用麻烦你们”。每当看到母亲独自一人,静静地坐在医院的走廊里,我都能感受到她的独立和坚强。她的背影在医院的灯光下显得格外孤独,但她的眼神中却透露出对病魔的不屈和从容。
自己忍受病痛。有一次,母亲患了重感冒,却硬是默默忍着不说,直到我在电话中听出她的声音嘶哑,才驱车赶回去就近把她送往龙马镇医院诊治。还有两次,母亲因脑供血不足头晕一人在屋外突然摔倒在地受伤,也没有告诉任何子女,直到子女看到脸部有伤口追问受伤缘由,她才道出受伤的实情。从此以后,我十几年来常年保障了她长期服用的头部眩晕药物开支。她常说:“你们工作忙,我不想让你们担心”。她的眼神仿佛在告诉我,无论身体多么不适,都要勇敢面对。
自己处理家务。母亲总是自己处理家务,从不让我们插手。她说:“这些家务活我能行,你们忙你们的。”她的双手虽然粗糙,但每一个动作还是那么灵巧和干练。她的眼神仿佛在告诉我,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都需要自己去面对处理。
自己处理琐事。家里的日常琐事,母亲总是自己处理,从不让我们操心。她说:“这些小事情,我自己能解决。”每当看到母亲忙碌的身影,我都能感受到她的细心和耐心。她的双手依然灵活而有力,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和决心。
不让我们请假。即使身体有病,母亲也从不让我们请假照顾她。她说:“你们工作重要,我自己能行。”每当听到母亲这样说,我都能感受到她的疼爱和体贴。她的眼神仿佛在告诉我,无论生活多么艰苦,都要极力克服。
不让我们花钱。每次我们给母亲买东西或支付药钱,她总是说:“不用花那么多钱,我自己有。”每当听到母亲这样说,我都能感受到她的节俭和自立。她的声音充满了慈爱,她的眼神仿佛在告诉我,无论生活多么困难,都要不用或少用晚辈的钱。
关心别人胜过自己
母亲的心里总是装着别人,尤其是她的晚辈、亲友和邻居。她时刻关注我们的生活,关爱我们的身体健康,关心我们的学习工作,却常常忽略了她自己。每次我们回家,她总会提前准备好丰盛的饭菜,一见面嘘寒问暖,而她自己在饭桌上却吃得很少很少。她的母爱,无声却深沉,令我们感叹不已。
呵护晚辈成人成家立业。作为四世同堂的大家族,她含辛茹苦将7个子女养大成人,为6个子女先后组建了幸福家庭,坚持把最小年龄患侏儒症无法成婚的弟弟带在身边养护至今,坚持为遇有难处的成婚子女给钱给物解决实际困难;她视孙子女、重孙子女为掌上明珠,平时舍不得吃的食物都会留给他们享用,而这些晚辈都是她帮助其父母带大的,这些晚辈也与她形成了难得的受人夸赞的家族“隔辈亲”。她寄予厚望的12名晚辈取得了本科生、研究生文凭,成长进步为国家公务员、部队军官、国有或私有企业骨干。她不识字但拥有博大的家国情怀,至今先后鼓励6名子孙从军报国,分别成长进步为军官、士官和义务兵,至今还在当地农村传诵为拥军佳话。
鼎力资助亲戚。任何亲戚家里遇有困难,母亲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即使自己也不宽裕,也要尽最大努力给予精神安慰和钱物资助。她的行为仿佛在告诉我,无论生活多么艰辛,都要伸出援手。她的双手依然温暖,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亲情和关爱。
热心善待邻居。平时,周围四邻家里有任何喜事,母亲总是第一个前去祝贺,即使自己年事已高身体不适也从不缺席从不缺礼。遇有邻居生病了,母亲总要前去看望问候和送上营养品,带去邻居间的温暖和关怀。她说:“人生病的时候最需要安慰,这样能使身体更快康复”。邻居家里遇到困难,母亲也总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她说:“这样他们能感受到温暖。”她的声音充满了邻间友善和世间仁爱。
乐于帮助陌生人。无论在街上还是在路上,只要遇到需要帮助的陌生人,母亲总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她说:“这样他们能感受到人世间的温暖。”她的身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高大,她的双手依然有力,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人间大爱。
不愿欠任何人的人情
母亲一生清白,从不欠任何人的人情。遇有别人对她施以援手,她也总是想方设法给予报答。尤其亲友、邻居间对自己有过帮助,她也一定会安排家人找机会给予加倍回报。她常说:“人情债最难还,能不欠就不欠。”这种礼节性和原则性让我肃然起敬,也让我们明白她的自尊与自爱。
回报亲戚朋友。平时,亲戚朋友送给母亲一些东西,她总会记在心里,一定会在适当机会给予回报。就连亲友前来给母亲贺寿送的礼金礼物,她也大都将不同亲友的礼物互换一下,然后在大家离开时全部回送给了每个亲友。记得有一年我负责出资在乡下给母亲举办庆寿时,她收到亲友的贺礼堆满一地,没想到最后她一个不剩全部回送给了亲友,而这次仅请厨师的包席费用就花销了上万元。我十分理解母亲的本意就是不想让大家破费,只是想免费请亲友来家里团聚一下,于是悄悄与厨师结完账就回到了城里。事后,母亲多次询问这次庆寿一共花销了多少钱,我都含糊其辞地说没花多少钱。我心想自己花钱事小,母亲开心事大,能满足母亲的愿望才是真孝。
回报友善邻居。平时,即便邻居帮了母亲一个小忙,她也总是找机会给予回报,即便只是送些鸡下的蛋、树上结的果、地里种的菜。遇有邻居请母亲吃饭,她也总是坚持下次回请。与邻居间生活互助友爱的点点滴滴,都彰显了母亲以情相待的高尚品格。
回报社会的照顾。母亲总是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捐助活动,她说:“我享受过低保,现在能享受高龄补贴,政府和社会给了我很多,我也要回报社会”。记得她给修桥补路捐过款,给失火家庭给过钱,给上门乞讨者送过物,给孤寡老人赠过衣,给一时困难家庭解过难。在四乡八邻中,只要一提起刘金芝这个老人的名字,大家对母亲都是有口皆碑,都说她是一个“大善人”。
总想给子女留点念想
母亲总是想着为子女留下些什么,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她常常为我们准备一些手工制品,或是一些珍贵的回忆。她说:“等我走了,你们看到这些东西,就会想起我。”她的用心良苦,让我感受到她对我们的深深眷恋。
留下回忆照片。她经常收集与家人合影的不同时期照片,并逐页整理放进相册里。她说每一张照片都充满了回忆和感动。她的眼神中透露出温柔和慈爱,仿佛在告诉我,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都要珍惜这些美好的回忆。
留下问候思念。母亲给我说:“我没有读过书,也不识字,写不了信,只有打电话能表达我的思念和关心”。因此,在当地山区农村首次推广使用模拟信号无线电话时,我就及时给母亲安装了一部安装有十几米信号接收天线的无线座机,至今已用坏更新了三个电话座机(每个充电电池用坏即换座机),但一直保留无线座机使用至今。以后我又给母亲买过老年手机、手表电话,但都因不善操作而弃之未用。安装电话至今,母亲常常给我们打电话,尤其她能准确记得每个子女的生日,每到生日这天,我们总会准时接到她的祝福电话。她每一句祝贺话语中都透露出温柔和慈爱,也仿佛在告诉我们,无论生活多么艰苦,都要让子女时常感受到她的问候和思念。
留下生活技能。母亲总是耐心地教我们生活技能,她说:“这些技能,你们以后生活会用得上”。记得她做得一手娴熟可口的手工豆瓣酱,不但手把手教会了我们,还每年坚持做一大坛飘香四溢的豆瓣酱,等着晚辈们回家随意取用或拿回城里炒菜用,至今我们还经常为此事津津乐道。她的眼神仿佛在告诉我,要提高生活质量和水平,就要努力多掌握一些生活技能。
留下珍贵家训。母亲常常给我们讲述家族的历史和家训,她说:“这些家训是我们家族的宝贵财富。”她的声音仿佛在告诉我,无论生活过得好与差,都要铭记吴氏家族的教诲。
留下家族故事。母亲常常给我们讲述家族的故事,她说:“这些故事是我们家族的精神财富。”她的声音铿锵有力,仿佛在告诉我,无论生活怎样,都要铭记家族的历史。
岁月如歌,母亲用一生的辛劳和付出,谱写了一曲动人的乐章。母亲的坚韧、无私、善良和深情,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我前行的路。我常常在想,拿什么才能回报您,我的老母亲?或许,我能做的,就是多陪陪她,多关心她,让她感受到我们的爱和温暖。母亲是我心中永远的灯塔,无论未来的路多么艰难,我都会带着她的教诲和爱意,勇敢地走下去。母亲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她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深深地刻在我的记忆里,成为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
愿母亲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安享晚年,幸福安康。愿时光慢些走,让我有机会为她多做些事,多陪她说说话,多听她讲讲过去的故事。母亲的笑容是我最大的幸福,她的健康是我最大的心愿。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母亲永远是我心中最温暖的存在。感谢老母亲,感谢她用一生诠释了母爱、责任与担当。愿未来的每一天,母亲都能感受到我们的敬爱与感恩,愿她的晚年如夕阳般温暖,如星辰般宁静。母亲是我生命中最美的风景,愿我能在她的余生中,回报她一丝一毫的辛劳与付出。永远爱您,我的近百老母亲!为您祈祷,祝愿母亲福寿过百岁!
【作者简介】
吴建华,在职研究生学历,6次荣立三等功,四川省委、成都市委政法委两级执法监督专家库成员,中国法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公开出版专著2部、合著1部,合编《部队基层官兵素质教育丛书》共8辑,发表各类题材文章1000余篇,文学专著《中国第一哨》获得原解放军总后勤部军事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