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五先生
王晓瑜
莱芜鹏泉街道陶家庄村陶氏十四世祖陶锡庚,人称“陶五先生”,亦称“五老先生”。据《陶氏族谱》中《郡庠生陶公锡庚传》记载:陶锡庚,字翊辰。少颖,从九峰先生读书,每一艺出,先生即深为嘉评,尝曰“汝大器晚成,吾于汝有厚望焉。”嗣久困场屋,虽屡拔前茅不获早登高科,年近三十始以第一人入泮斯。故里中有事,都依赖他以排解。
陶五先生能“言人所不敢言,行人所不敢行”“磊落不群”。陶锡庚为当时讼师。传说当时乡里间有一养羊人家的一只山羊啃了佃农的麦田,佃农发现后非常生气,便找羊的主人理论,二人争执不休,最后告上县衙。县老爷说二人没有状子不予受理,二人只好先后找陶锡庚提笔书状,他为佃农写的是:“羊羔羔吃麦苗,前腿刨,后蹄蹬,麦苗根儿朝了天。”其后,又为养羊人写道:“三九腊月天,地冻赛钢砖。洋镐刨不动,羊嘴怎么餐?”县太爷看罢,左右为难,不知如何评判,便差人请来陶五先生从中调解,两家就此了结。
还据传说,陶五先生慈悲为怀,同情穷人。每逢有穷苦百姓临近年关,无钱无粮,向他求助时,他就慨然出点子说:“你带上我用的这个碗,去某某财主家,就说我让你去的,他就会给你一些东西度过年关。”结果穷人按照他说的去做,果真就能获得一些资助,好歹维持全家过个年。
讲述人:陶希亮
王晓瑜,法学学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省散文学会会员,济南市诚信建设促进会副会长,黄河文化传承发展促进会副会长,济南市莱芜区散文学会副会长,莱芜区诗词楹联协会顾问,莱芜区家庭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讲师,凤城高级中学凤鸣文学社顾问。山东省散文学会优秀会员,济南市诚信建设促进会宣传工作先进个人,都市头条2023度十大散文家,莱芜区表现突出文化志愿者,出版散文集《杏坛拾穗》、长篇报告文学《拓荒者的足迹》《人与海》《尚金花》等,曾在《时代文学》《黄河文艺》《齐鲁晚报》《职工天地》《工人日报》《齐鲁文学》等报刊发表作品。报告文学《山城起舞金凤来》《拓荒者的足迹》分别荣获山东省、莱芜市“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文学征文奖等奖项,长篇报告文学《人与海》入选2022年度青岛市文艺精品扶持项目,同时入选山东省委宣传部“齐鲁文艺高峰计划”重点项目,入选2024年自然资源优秀图书项目,2024年短篇报告文学作品获“谁不说俺家乡好”采风创作一等奖,散文《香山牡丹》》被中国作家网选为推荐阅读文章,散文《我的父亲》获首届吴伯箫散文奖,另有多篇文章或被编入不同文集,或被评为多种奖项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