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愿
作者:张北传
1969年春,苏联(苏修)社会帝国主义悍然出兵侵略我国领土“珍宝岛”,打死打伤我国边防军民多人,我国边防部队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果断采取自卫还击,痛击来犯之敌。
为了加强战备,保卫国防,党和政府加大了对地方民兵组织工作的建设力度,民兵“三落实”(即:组织、政治、军事)工作进一步加强,民兵的军训工作也紧张有序的全面开展。当看到我们八音大队的民兵们如火如荼的进行军训场景,对一名17岁有着满腔热血青年的我再也按捺不住内心对苏修侵略者的无比愤忾,再也按捺不住自己也想当一名民兵好参加军训学习杀敌本领,去保卫我们伟大的祖国。对此,说干就干,当天晚上我就写了两份请求加入民兵组织的申请报告,一份交给了民兵营长,一份交给了大队党支部。大队的领导十分关心重视,很快也就破格(因我当时年龄未到)批准了我的申请要求。值此1969年6月28日我光荣的加入了梦寐以求的民兵组织,实现了当一名民兵的心愿,心里真是有着说不出来的高兴。
刚加入民兵组织没几天,就接到营长的书面通知,叫我到本大队东庄小队报到参加民兵营组织的第2批民兵集训。训练内容有:紧急集合、整体报数、向左、右、后转和齐步走、正步、跑步走等基础训练,接着是单兵作战训练,教官是营长彭世美和土音小队民兵排长吴炳贵,他们两人都是从部队退伍回来的老兵老班长,都有着非常好的军政素质、过硬本领。因我是第一次参加军训,各方面都是一窍不通,一切都是从头开始学习。在军训中,他们两位教官不厌其烦专门为我“开小灶”,手把手的叫我立、跪、卧三种射击姿式,教我在战时怎样利用地形地物发扬火力保存自己,怎样隐蔽接敌和先敌开火及传授投弹、刺杀、打坦克等战术技能要领。
通过半个月的军训是我受益匪浅,我深深感到是一次非常珍贵的经历和锻炼机会。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军事知识和技能,还对自己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让我深切的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同时我也感受到了身体和意志力的挑战。训练不仅学习军事技能,更是身体素质和意志力的考验,这也为我第2年底应征入伍到部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69年10月上旬,原普庆公社武装部组织各大队的基干民兵, 在辖区原项街大队开展实弹打靶训练,我有幸参加了这一军事活动,也是我人生第一次上靶场用真枪打实弹。当时心里既紧张又激动,当我听到指挥员的指令我迅速跑向9号靶位,当卧姿装子弹时心里感到是七上八下怦怦直跳。顷刻间我咬紧牙关,镇定情绪,调整呼吸,集中思想听从指挥员指令向正前方100米处的靶心瞄准开枪射击。当报告结果,我取得了三发子弹打出了25环的良好成绩,受到了营长和上级主管领导的好评。
在各级领导的培养教育帮助下,1969年10月底我被任命为八音大队民兵营文书,为了不辜负组织上的信任,我依照上级下发的《民兵工作条例条令》要求,结合本大队民兵营实际情况,白天我积极参加生产队劳动,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将全营各班排基干民兵和普通民兵分别造册逐一登记,同时将上级发放在基干民兵手上的枪支弹药也逐一登记清楚上报及存档,并对上级下发的有关文件资料整理归档,对于民兵们平时在生产劳动和军训、执勤中做出优异成绩的及时收集汇总,向营领导汇报予以表扬。我做了自己应做的一些工作,大队和公社武装部领导却常表扬和鼓励我。七〇年元月还评我出席了池州军分区民兵积极分子代表会,受到了军分区林少武(老红军)司令员和刘政委及其他首长的亲切接见,见到了军分区的首长,当时我真有说不出的高兴和激动。虽然东至离池州近,但那时是我有生以来还是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同时也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见老红军司令员和政委这么大的首长呢!
回望当年当民兵这段经历往事,使我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2025年3月26日
【作者简介】
张北传,中共党员,退休干部,曾任职在东至县血防站工作,主管医师;热爱文学,曾是池州日报社特约通讯员,先后在池州日报,皖江晚报、安徽日报及县、市广播电台发表文章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