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577》「飘舞的剑」(7729辑)

晨间寄语
人世百缘情为先,万物灵性皆自然。人为万物之首,怎么来,怎么去,都是理由。人之所以与自然拼斗,只为一件事,活着。只有人的活着,才有世界。世界是人认知的,没有人的指认,便没有世界一词、一说。是什么,由人说了算。无论什么学说、学科,都是人的造句。
人知道,这个世界是个大的磁场,许多事情说不清楚,也说不清楚。所以人只讲活着的事,寻找活的方法,为活好而行,也探寻或猜测活“后”的林林总总。“后”很飘渺,虚无与另有,要“后”才知道。但是“后”已成尘埃厚厚,谁也没有回来说过。让活着的在探寻与猜测中,定义为两个世界——即阴阳两隔。
人很聪明。为什么把这两个世界称为“阴阳”?这个词汇本身就是一个哲学概念,朴素唯物主义把看不见的、黑夜的、暗地里的、意识上不为人知的、包括宇宙无边而又实际存在、或可能存在的,称之为“阴”。“阴”含有无穷大,所以祖先们十分敬畏,其中包括自己先人的那个“后”。把阳字放后面,也在表述活着人的敬畏,有了先人,才有后来者。不再猜,便有祭祀。
清明节要到了,又是活着人要做和该做的事情。时逢清明节,一波又一波的礼节话语,又会纷至沓来。无论怎么讲,都是为活开脱,为孽生辩,但归宗一束,即善言规劝,为好而述、而术、而祝。
现在网络纷繁,近些年文化人也好、普通人也罢,到了清明节都有自己的说道。我想有一点是共性,都是为活着的找找好生机,只要是祝福,其他的无关紧要。传统、说道?值得沿袭和传承的,有心,就是传统。说来有理,让人听得进去且效纳,就成时尚。所有的话都由人说出来,你言我语,自辩优劣,笑笑、回头、转身、挥手,也就过去了,对吧[OK][抱拳]!
新的一天,早安!
2025.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