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唐三彩小镇南石山
作者:潘朝铎
乙已蛇年正月初八,洛阳偃师、伊川、孟津三地的诗友相聚黄河南岸的汉光武帝陵山门前广场,举行了一场诗歌朗诵会,以纪念颂扬唯一没有负面影响的汉光武帝刘秀。朗诵结束后,众诗友拜谒了刘秀陵,又参观了白鹤镇赵现红黄河石化艺术馆,后众诗友又驱车顺洛吉快速路向南,来到了朝阳镇东边的唐三彩小镇南石山村。
众诗友走进村口 向村中望去街道两侧花墙上,大门口,房顶上到处都被唐三彩制品装饰的流光溢彩。三彩马、三彩骆驼、三彩武士、三彩女佣让人目不暇接。
三彩小镇由洛阳唐三彩博物馆、中国唐三彩文化园,及小镇上居民高红欣创办的匠心唐三彩工艺品工作室及数十家唐三彩制作的工厂、销售门店组成......
我和众诗友徜徉在三彩工艺制品街上,只见一家门口内一个约三十 来岁青年正在给三彩做旧。他面前有一个大塑料盆,盆中用邙山黄土加水搅拌好 的黄泥浆,师傅正在将制作好的成品唐三彩艺术品一件件放到盆中用黄泥浆中浸泡,待 充分泡好又捞出来放在院中黄泥池子里.......
一家家唐三彩作坊里的工匠们都在为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 忙碌着,希望能有个好的收入。
在小镇里转一圈,张家老窑、莫家古窑、高家传统三彩窑....
满镇皆是制作公艺品场所。让我这个孟津人也吃惊,身边居然有这样让人震撼 的地方。来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唐三彩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命名的“民间工艺美术家”;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 席;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唐三彩传习馆馆长;洛阳唐三彩研究院院长高水旺艺术馆,洛阳唐三彩博物馆。工作人员热 情的接待了我们,并热情的给我们讲述着唐三彩博物馆内的每一件宝贝......
唐三彩是中国唐代时期彩色釉陶的总称,因其釉色以黄、绿、白三 色为主,故称为唐三彩。唐三彩始于唐初,盛于中唐,衰于两宋,迄今 有 1300 多年历史,其技艺失传断代史亦有近千年.......
洛阳唐三彩这种彩色釉陶是在汉代低温铅釉陶基础上不断演变,而 且继承和吸收唐代以前的绘画、石刻、雕塑等艺术之精华,逐步形成的 一种独特的独具华夏文明特征的民族艺术,被誉为“东方艺术瑰宝”。
唐三彩制品以人物、马匹、骆驼、器皿等最具代表。唐三彩的造型有一个 显著特点就是造型丰腴端庄,色彩绚丽灿烂,被广泛应用于皇家贵族观 赏,宫廷园林装饰,宗教寺庙建筑等方面。唐三彩随着著名的“丝绸之 路”被运往东南亚、中西亚、欧洲和北非等地,备受世界各国人民青睐。
20 世纪初,陇海铁路修建到洛阳邙山岭脚下时候,从古墓中出土 大量的唐代彩色釉陶,当时的国学大师王国维、罗振玉将其命名为唐三 彩,从此解开了其沉睡千年的神秘面纱。新中国成立后,洛阳市政府将 南石山村高姓民间艺人招进市里,成立了整理恢复唐三彩传统工艺机构 并开始生产。周恩来总理、杨尚昆、李先念主席、李鹏总理等,将洛阳仿唐三彩马先后赠与 50 多个国家元首和首脑政要,洛阳唐三彩成为中 外交流的文化名片和礼物。 唐三彩传统制作工艺流程一般有泥料、釉料、制作三步组成。首先 选用高岭土经研磨、浸泡、漂洗后制作出成品泥。釉料经氧化、研磨、 配制而成。制作唐三彩时候先制作模具、用泥料做出成型器物,烧制、 施釉后一件作品才算完成。如果需要做成象出土文物那样的仿古器物还 需要将器物用黄泥浆浸泡........
唐三彩制品人物类一般有贵妇、仕女、文官、武官、天王等。尤 其女性艺术形象更为突出,以丰腴端庄、悠闲典雅,栩栩如生,惟妙惟 肖。或长裙飘逸、薄衣轻纱,或略施粉黛,细眉弯月,载歌载舞.......
贵妇赏春、贵妇望春、贵妇探春、遥望秋风、武官像、胡人牵马、 文官等各具特色。 唐三彩马是唐代雕塑艺术的标志性产物。唐代人将马视作王朝的 图腾,沙场征战、商业运输、日常生活均离不开马。唐太宗时期,西域 又不断向朝廷进供许多良马。唐朝人尤其喜欢骏马,塑造马的形象是大 唐盛世的体现。各种形态各异的宝马,气宇轩昂,线条流畅,骨肉均匀, 神满气足,配上绚丽的釉彩更是马的雕塑形象不同凡响...... 汗血宝马、三花战神、啃蹄战马、豹花战神、勾头战马、窥敌阵、 白鬃驹、火龙驹、静思马、披鬃马、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唐三彩器皿类更是琳琅满目,有三彩壶、三彩盘、三彩罐、三彩尊、 三彩炉等等。最受欢迎的有凤首壶,刻花盘、双龙尊、莲花罐、三足炉 等。造型千姿百态,令人赏心悦目。
高水旺历经 40 余年时间,挖掘恢复了唐三彩非遗核心技 艺釉开片之“蜻蜓翅膀”绝技,传承续写了唐三彩断代千年的历史.......
参观了高水旺的唐三彩博物馆后,我们又走进位于南石山唐三彩小镇东南角,张二孬先生创办的中国唐三彩文化园,漫步徜徉在唐三彩文化园内,张二孬大师创作的唐三彩作品更让我大开眼界,我真的好似红楼梦中的刘姥姥走进了大观园一样......
文化园集唐三彩的制作,展览,观光,教学于一体,令我大饱眼福,又增长了许多知识。
特别是工匠正从石膏模具中取出一只只精美的胚胎,让我又想到了铸造工“装模做样”,我的话逗的同行的众诗友都哈哈大笑......
三彩小镇上的艺术品不仅让我们感到震撼,也让我们对大唐对历史对唐三彩有了 更深刻的了解......
潘朝铎、笔名:小草。法律工作者,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洛阳市司仪协会会员,孟津易学研究会会员。中华新文学联盟暨《青年文学家》杂志社理事,澳门《小说快报》编委,香港《小散文》杂志社法律顾问。河南《东方今报》命名的“孝道使者”。曾就职于孟津县委政法委、孟津法院、洛阳电视台新闻部、洛阳市委政研室《领导参阅》编辑部,河南城乡经济报。作品散见于中国青年报、法制日报、经济日报、人民法院报,青年文学家、文学百花苑、小说快报、老人春秋,小散文杂志,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大河报,河南法制报,河南村报,中国散文网、学习强国等媒体。在中国散文网第七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中,诗歌《洛阳来吧》荣获一等奖。被授予全国文艺创作名家,捧回了金灿灿的奖杯。书法作品获“华夏杯”、“琅琊杯”全国书画大赛金奖。摄影作品获“华彩杯”全国摄影大赛一等奖,创作的音乐专辑,收入歌曲《网缘》、《情人节》、《感恩》、《洛阳美》等在快歌平台发表。出版有诗歌散文集《北邙飞歌》,著有散文集《北邙浅吟》,中篇小说《隔离的日子》、长篇小说《龙山汉子》在喜马拉雅上架。

一次投稿将同时发布六大平台凡发表于思归客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需转载原创文章的可申请授权(编辑微信:czj6904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