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河之村”——康营
田学敏/山东聊城
聊城市东昌府区侯营镇下属有一个1500多口人的村,地处鲁西距东昌古城二十里许,这里钟灵毓秀,流传着很多让人深思而智慧的故事,美丽的风景,人文,新时代人们砥砺前行潇洒的足迹……等等。在以后的文章里我会慢慢分享给大家,这个村庄就是—康营村(政和新村)。作为热爱文字的我总想以自己的拙笔记录下来,但又不知从何人,何事,何时写起,中途搁浅了很多次,今鼓足勇气,以记之。
大运河像一道闪电,赋予康营村以广袤沃野,土地丰厚,人文久远。自古以来河流就是文明的发源地。是大运河将上游的优质水源源源不断从康营村西流过,才有了康营村这片神奇的沃土,是组成的鲁西大平原小小的一角,三千多亩的土地上种着传统农业地瓜,花生,玉米,小麦,近些年大棚蔬菜,水果慢慢发展成为主导产业……这里的人们追求的路上几百年了从未停歇,源源不断,从集体到包产到户,康营愈发向上,向美,向善。我羡慕运河的坚守,滋润。我热爱我出生,成长,快乐劳动的康营村,这里有静静流淌,默默奉献的运河精神,勤劳质朴而善良的父老乡亲。这里有我永远书写不完的爱恨情仇,描摹不尽的世俗传承,一代代人脊梁上的不屈与坚贞,敢爱敢恨的鲁西汉子跋涉留下的坚实的足迹。
从飞机上看运河(开挖1958年)像一条玉带,轻轻飘荡,那是金子的质地,那是文明的种子,那是幸福快乐的赞歌。是运河将村庄与良田一分为二,有运河的浇灌与滋润,康营村就像一块玉,历经风吹雨打,时间的一层层剥离,默默地显示出了它的质地,它的美丽,潜在如约的美好明天。
春天,花事遍地,盛开着叫不上名字的花花草草,装点着运河两岸,压的运河气喘吁吁;夏天,枝叶繁茂,用李清照的“绿肥红瘦”形容一点都不过分,所有的等待,在美好的期许中破茧成蝶;秋天,瓜果飘香,到处金光闪闪,泥土溢情,空气中,农户家那是酿造的气味;冬天,两岸空旷,所有的皆为沉默,最喜它的白雪皑皑,它那U型的静谧,月亮在上面蹒跚。
在振兴乡村的大潮中康营首当其冲,独特的方式亮相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思想新担当中必将起到大而美富而强的角色中突变。成为鲁西一颗耀眼的明珠,一个现代化文明而智慧的样板与典范。
西新河开挖于1949年,主要为排泄沙镇范家洼的雨季积水。因位于聊城西部,又是新开河流,故称之为西新河。
西新河的源头为沙镇村东北角的聊莘公路沟,流向东北方向。至康营穿过京杭运河,经辛闸穿古运河,进入茌平县境内。在茌平碱刘村穿二干渠,向东汇入徒骇河。
穿运河后流向西北,像一弯饱满的月牙围拱着康营村。这是美好的自然寓意,这是天道铸就的旅游景观。近年西新河政府改造,提升,修了康营扬水站,铺了水泥板,硬化了路面,西新河渐渐变得更美了。大运河是阳,西新河是阴,阴阳结合成就了康营村这片神奇的地理格局,地貌特色,有“两河之村”的美誉,得天独厚,无与伦比的地理印记与标志。人们安居乐业,辛勤劳作,户户炊烟袅袅,家家小院飘香。百姓无忧无虑,念党恩喊党情,早出晚归以庄稼为家,以大棚为业。
运河,西新河是一把琴上的两根铉,弹奏演绎着新老交替,古老与现代,物质与精神相携而生的人性次第登场的悲壮与伟大
我最近迷上了钓鱼,时不时跑到西新河康营扬水站忙里偷闲地撒上两网,弄个三,五斤回家和朋友一炸,再来点小酒,那简直神仙的日子。有时也过过网瘾也空网而归,几年来乐此不疲。
钓鱼的乐趣在于钓鱼的过程,而不是一大堆鱼放在哪儿等你去抓,轻而易举,钓鱼就是享受其过程,感悟其静的魅力,水的伟大,水的善,它能藏住很多东西鱼类,虾类,草类等等。坐在河边,支起太阳伞,坐在摇椅上,看鱼漂下沉,慢慢起杆……最高境界是边看书,边等待上钩的鱼,悠悠的二郎腿,嘴里叼一只香烟那日子简直神仙。
自然浸入人生,文明滋养精神。康营村文化根基深厚,六百多年前就有田濡(1498-1576)官自南京太仆寺正卿后告老还乡,在康营置田起祠,潜心修为,东阁大学士东阿于慎行攥《南畹田公墓表》称赞田濡“清介绝俗”“经世理物之才”。王汝训说:田濡“白皙疏眉,风标秀朗”。田濡著有《田囧卿集》三卷。留给后人享不尽的精神财富。现代人子子孙孙不忘濡爷精神,今建起了田濡纪念馆,塑起了圣旨杯,被列为聊城市、东昌府两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即将面试的“田濡书院”是对田濡精神最好的传承。我们康营村仅田氏古有文秀才54人,武秀才11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据不完全统计康营村一百几十名大学生从康营村走出,近五十名研究生,十几名博士分布在全国各地,贡献着康营的力量与根的绵长。
康营村(侯营镇政和新村)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历届支部的共同努力下,村容村貌不断得到改善,提高。有侯营镇红色文化的不断延伸与辐射,有“全国最美老人”“故事爷爷”王忠祥老人的不断举荐,资助下社区焕然一新,惠及千家万户,村风民风得到极大改善。大街拓宽,绿化,卫生更是又上一层楼。在向省级文明村加速推进的脚步愈来愈坚实,愈来愈有力。
最后就以我的一首关于写康营村的诗作《乡村之美》结束语吧。
《乡村之美》
田学敏/山东聊城
晚霞,把运河抱在怀里
像一幅精心绘制天大的油画
运河桥,是乡人收工回家的必经之路
一头绿色村庄,一头白茫茫大棚
一车车西葫,一车车尖椒,一车车西红柿
蒙着,盖着……经过运河桥
看她们的脸色就知道,今年的菜价
有多美丽,有多诱人
人们行色匆匆。夕阳影子拉长
晚霞染红运河,染红村庄,那些鸟,那些树
夕阳和朝阳一样,每天在我们身边
升起又落下
我坐在,康营桥边主题文化公园里
新鲜,富足,微笑……
迎面扑来
是蔬菜让菜农有了水灵灵的思想
春水般的洋溢,自信
不可阻挡的乡村振兴,活力
(20250326)
【田学敏,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聊城市文联签约作家,东昌府区文联兼职副主席,东昌府区作家协会主席。聊城市文学学会诗歌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东昌文学》公众号主编,《东昌府文艺》编委。曾获文化部,诗刊社第五届中国诗歌节特别推荐奖,中央电视台《艺术传承》栏目“艺术传承人”称号,聊城市先进文艺工作者。 作品发表在《时代文学》《绿风》《鸭绿江》《神州文学》《名家名作》《特区文学》《文学家》《诗歌月刊》《中国文艺家》《聊城文艺》《聊城日报》等等。获大大小小的奖项六十多次,参与编辑著作多部,作品入选多种选本。】
2024年9月18日改与2025年3月15日
(2438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