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玉河
文/李子武
与桃园村相契的,是一脉蜿蜒的玉河。这名字仿佛天生为它而设——玉带般缠绕着村庄,倒映着两岸灼灼的桃花,也流淌着老孙的童年。
我曾戏称此处为“洞天福地”,而老孙正是这方水土滋养出的仙人。他的家乡藏在“一枝红杏出墙来”的诗意里,藏在“北京到南京,桃园在当中”的民谣里。那日他领我踏入这片土地,湿润的泥土香扑面而来,仿佛打开了一本泛黄的相册,每一寸风物都印着他少年时代的足迹。
玉河潺潺,青青草色沿着河岸铺展。我们驻足河畔,看游鱼在碧水间穿梭,恍惚间想起《庄子》里“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哲思。这灵动的游弋,何尝不是一方水土最生动的注脚?有同窗笑问:“当年可曾偷过瓜田的香瓜?摸过河里的银鲫?可曾有过辫子长长、眼波盈盈的姑娘?”众人哄笑间,水面忽然掠过白鹭的影子,涟漪荡开处,仿佛又见老孙少时在浪花里跃动的模样。
春日的桃园是一场盛大的展演:黄莺啼破晨雾,紫燕剪裁柳丝,彩蝶在花海中织就流动的锦缎。秋日的玉河则换了装束,蒲草与芦苇在风中起伏,花絮如雪,飘飘洒洒,诉说着季节的更迭。这片土地,将诗意与画意揉进每一寸肌理,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鲜活印证,更是东平美丽乡村的生动缩影。
如今站在稻屯洼湿地,看天光云影共徘徊,忽然懂得老孙为何执着于生态守护。他将青春融入这片土地,让每一棵草木都焕发新生。此刻微风拂过,仿佛听见他的故事在芦苇丛中轻轻吟唱——那是玉河的呢喃,是桃园的絮语,更是一个赤子对家乡最深沉的告白。
乙巳仲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