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武军明
渭河北岸的壶梯山脚下,历来人杰地灵民风淳朴人杰地灵。多日以来,人们热议广谈着一名下肢瘫痪者的故事。
澄城县冯原镇杨家洼村,现年72岁的武宏民。幼年患小儿麻痹病下肢瘫痪终生未娶无后。他身残志坚自强不息,七、八十年代他腋加双拐杖,身背小学生用品,日行二三十里走街串巷,赶集摆摊养谋生。后来虽然按国家政策,享受残疾人补助金,仍然自食其力的种菜育园,将家院子打理的井井有条,菜蔬葱油,果实累累。
武宏民五十多岁时,母亲患病失能卧床四年多,他昼夜守护,无微不至地侍奉着老母的吃喝拉撒睡,做饭喂药、摇扇翻身、按摩擦洗、端屎倒尿……。使老母干干净净,无伤无疮欣慰地度完了人生。
百善孝为先,他身残志坚大丈夫,双拐撑躯尽孝道,获得村民们交口称赞。与一些身体健全嫌弃老人的儿女们,形成鲜明的对比,优劣善恶一目了然。武宏民是一面镜子,反观有些四肢建全的儿女,受一切向钱看的错误导向,变成极度自私自利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丧尽天良突破道德底线,以什么“困难”、“无力”为借口,推诿赡养父母的法律义务。相比之下谁还有理由和颜面嫌弃和拒绝赡养老人?
武宏民六十岁享受国家无儿女老人“五保”(保吃住穿医葬)政策。可免费入住政府专设敬老院。2022年随着年迈体弱,无力独自生活,他才同意入住澄城县公立敬老院。住在配有洗澡、电视、两柜、两个坐式马桶,带阳台和电梯的二人间。一日三餐变花样,蛋肉常有。白天有人管护,晚上有人值班服务。近期他身体出现异常,敬老院工作人员推车陪护到城区两家较大医院检查,因病情堪忧。敬老院与亲属沟通欲前往西安确诊医治……。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不幸的是他年患病落下终身残疾。有幸的是他生长在雄鸡一唱天下白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年老在巨龙腾飞的新时代。特困户有党的政策帮扶,有人民政府兜底。他生活在雨露滋润阳光普照的华夏大地上。过着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丰衣足食,衣食无忧的生活。
武宏民有小他十岁的妹妹武麦花,家境也很困难,靠踩缝纫机小本生意为生,仍竭尽全力的承担了养老送终父母的责任,挑起监护照管哥哥重担,作为乡村的出嫁的女儿,她的孝悌之举,同样受到乡邻亲友的称赞。
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华伦理道德的根基,是中华道德体系的核心支柱。武宏民一介农夫残疾人,平凡的如小草。但在他身残志不残,以双拐残躯微薄之力担孝义报春晖。书写了一个大大的“人”字,践行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孝道文化。为筑牢人类社会最后一道道德底线,做出了一份不平凡的积极贡献。兄妹俩不愧为好儿女,是为人子女的好榜样,也是我族武门的荣光和骄傲。为表彰和弘扬其兄妹的孝举,当年葬母时,武姓家族授孝匾,给武宏民、武麦花兄妹和女婿范海江戴大红光荣花。别具一格的葬礼,别出心裁表彰,不但得到了 亲邻的认可,而且受到了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