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诗经》系列
《诗》经中的一首怪诗
《诗》经是我国历史上有记载以来的第一部诗集,非常接地气,称为“风”。伟人在说到“唐宗宋祖”对文化上的贡献时曾说,可惜“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意思是说,唐诗宋诗只是比“风骚”稍微逊色一点,虽然唐宋时两座文化高峰诗和词再伟大再好,也不可能和《诗经》及《离骚》同日而语,因为“风骚是独领”的,其它时代诗词都无法与之并肩,可见主席把唐宗宋祖时代对文化的贡献看得并不低,而是高到了不可能再高的地步,几乎可与“风骚”并论的程度,很对,恰如其分,这是大褒奖!而对“只尊秦制”和“独尊儒术”的“秦皇汉武”时的文化,只是说他们仅仅略略输在“文采”上、即太“单一”、没有“多姿多彩”而已,这说的很准啊!可惜有些人反而说毛主席妄评古代帝王,说他贬低了他们!差矣!
且说这《诗》经中的诗篇很都是描写男女美好爱情或劳动生活的场景的,很多则是颂扬之诗,唯独却出了一首骂人的诗,且语言尖刻,听起来似乎很不“文雅”,这首诗便是叫《相鼠》;《诗》经中说到老鼠的诗歌有好几篇,大都是讨厌老鼠的。例如有一首叫《硕鼠》的诗,过去教课书里都有,描写这肥硕的老鼠数年来一直偷吃主人的各种粮食,主人对此无可奈何,只得想要搬家迁居到其他地方去,却似乎又无处可去,讨厌死这老鼠了!而唯独这首《相鼠》似乎是在赞颂老鼠的,其诗曰: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翻译成现代语,我的理解如下:
我看那老鼠都是有皮毛的,而做人怎能不顾脸面仪表呢!如果做人连脸皮都不要了!为何还不去死?看那老鼠最多也只有牙齿,但人何止有牙!若人贪欲做事没底线,没有限止不齿的话,那不去死还等何时?老鼠都有老鼠的形象,而人没人样不讲礼,如此无礼,那何不快快去死?这诗中所说的“相鼠”不是指一种老鼠叫“相鼠”,这个“相”字不是名词,不作定语,而是动宾结构,即“相”是谓语,“鼠”是宾语。和我们所说的“相面”算命、或谈对象“相亲”中的“相”是同义,就是“看”的意思。“相鼠”就是“观察老鼠”并对它进行品头论足的意思。
孔子曰“《诗》三百,一言而蔽之:思无邪!”有人借此说,这首诗低俗俚语,孔子当初整理时为何要留?其实,这首诗虽然话是说得难听,但绝对是思想性好!何有“邪”意!
有些专家说,这首诗是夫妻吵架,老婆骂老公之言。我认为是瞎说!春秋时的女人地位,妻子敢这样吗?当真是,孔夫子肯把女人这刻薄越礼之诗收在《诗经》中吗?
另有些专家认为,这首诗是卫国百姓们骂他们的国君的,我倒认为有点靠谱!因为卫国历史上的有些国君真的连人们讨厌的老鼠都不如:他们有弑父夺位的、父占子妻的、子淫父姬的、兄弟相残的,什么都有!所以,还在孔子八九岁时,吴国公子季子在观摩了《诗•卫风》后便叹气断言:卫国长久不了,死定了!他还预言了晋国将被三家分裂…等等,果然!季才子的预言在他去世后都应验了
所以,说《相鼠》一诗奇怪,骂人刻毒!其实,在我看来,这是一首最接地气,最符合劳动人民语言特点,却绝对是“思无邪”的一首好诗!(山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