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575》「飘舞的剑」(7719辑)

晨间寄语
21日,我以一首小诗寄语,熟悉与不熟悉的,看过了,都会知道那是在寄情于诗、寄诗于人、寄人于世故、寄世故于现实,我是在凭悼一位可圈可点的战友。斯人虽去,但其重情重义,堪称典范。我寄语里的朋友们,可能看到我写过一篇长日把人的缘分和交往挂在嘴上:“只有今生,没有来世”当作箴言的人,他以此为鉴,践行了一生。凡是与他交往过的人,无不赞赏。他走了,来了许多的故交,有乘飞机、坐高铁赶来的…,籍此,证明了他的为人。
我在诗的开头写了:“雁已飞,情未了,谁都凝目远望?”寓意于阴阳两隔,这边泪,那边何为不得知,但一定是不尽的相思。故旧和亲人为他举行告别仪式的同时,“凝目”——意味深长。他的今生人还在,他却与世已隔绝。老同志都会唱一首歌《怀念战友》,歌的音律很高,而歌的纳情,正是高音部分,也是全歌乃至该电影主题的高潮。无论是谁唱,哪怕那音阶越不过,也会在心里把唱词颂完:
当我永别了战友的时候
好像那雪崩飞滚万丈
啊 ~~~~~~
亲爱的战友
我再不能看到你雄伟的身影
和蔼的脸庞
啊~~~~~
亲爱的战友
你也再不能听我弹琴
听我歌唱
歌词悲壮含情,震撼心灵,现实而且有其厚度,我很有感怀。
这位战友工作过很多地方,我们一起当兵,同属汽车营,我在一连,他在四连。我们一起从西藏到北京,他从四连调到兵种总部车队。后来从北京调到贵州省军区第五干休所,再后来,转业到省值一个厅机关工作到退休。鉴于他的为人忠诚豁达,他的很多同学同事战友领导都来了。告别仪式上,干休所70多岁的所长、政委也站在那里庄严肃穆。如此立身,想来他也自识心慰了。足可见证诸多丑陋与虚伪、善良和实诚。
连续几天,与朋友们在那里,虽然帮不上大忙,但人在那里,既是为战友送上最后一程,也是安慰自己。这不是世界末日,却是每个人都会有这一天。这几天有一种共识,你是如何对待别人的,别人也将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你。我想,很对[抱拳][抱拳][抱拳]!
新的一天,早安!
2025.3.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