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寻黄河口的生命传奇
——读《黄河口的生命密码——东营泥胡菜》有感
作者/李咸化(山东济南)
尹景芬同学笔下的《黄河口的生命密码——东营泥胡菜》,如一把钥匙,为读者打开了一扇通往黄河口独特生态与人文的大门,让我们得以窥探东营泥胡菜所蕴含的非凡生命故事。
文章开篇,作者以细腻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东营泥胡菜在黄河入海口滩涂上的生长姿态。那灰绿色的植株、锯齿状的叶片以及紫红色的花苞,在恶劣环境中傲然挺立,仿佛一幅充满生命力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碱滩上的翡翠”这一称呼,不仅形象地展现了泥胡菜的珍贵,更流露出当地百姓对它深深的珍视之情,让读者瞬间感受到这植物与这片土地是紧密相连的。
泥胡菜的生存智慧令人赞叹不已。它叶片上的蜡质层和坚毅的主根,以及在不同季节应对环境变化的独特方式,无不体现出大自然造物的神奇。这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让泥胡菜在高含盐量的滩涂中蓬勃生长,它的存在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生命的顽强与不屈。这也启示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困境,只要拥有坚定的信念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就能找到生存与发展的机会。适者生存是大自然的规律,也是人类社会的规律!
文中关于泥胡菜在东营饮食文化中的呈现,更是充满了生活气息与温情。清明前后的采摘盛事,人们对泥胡菜的精心挑选,以及丰富多样的烹饪方式,从传统的“碱蓬窝头”到现代创意菜肴,都让我们看到泥胡菜如何融入东营人的日常生活,成为他们舌尖上的乡愁记忆。这种将地域特色植物与饮食文化紧密结合的描写,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深刻内涵,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
泥胡菜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进一步凸显了它的不凡。丰富的维生素C含量以及诸多有益成分赋予它的药用功效,展现了大自然的慷慨馈赠。而当地渔民对泥胡菜的传统用法,更是体现了劳动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积累的智慧,让我们看到泥胡菜不仅是一种植物,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
随着文章的推进,作者讲述了泥胡菜在生态修复工程中的重要作用。科研人员对其人工培育技术的突破,以及泥胡菜在盐碱滩变绿洲过程中所发挥的力量,让我们看到了人与自然相互成就的美好愿景。泥胡菜以其独特的方式参与到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中,为黄河三角洲的生态环境改善做出了巨大贡献。
读完这篇文章后更加认识到到,泥胡菜不是一种普通的野菜,它是黄河口生命奇迹的象征,是东营地域文化的瑰宝,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典范。它用自己的生长历程告诉我们,每一个生命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都值得我们去尊重与探索。这篇文章也提醒着我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更加注重保护自然、尊重自然,从大自然中汲取智慧,与大自然携手共进,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