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征文之13
乡村家庭教育面临的问题和建议
文/孙蕊玲
乡村教育在我国属于薄弱之处,相对于城市教育其简陋的家庭环境和落后的教学配套设施制约了乡村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空间。家庭经济和家庭教育是限制孩子们正常教育的先决条件。乡村的家庭教育普遍存在诸多问题。由于父母迫于经济的压力,大多忙于农活或者离家外出打工,作为监护人在孩子未成年时对孩子缺少陪伴,因此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对孩子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和引导难免存在影响和缺失,在孩子成长路上留下终生遗憾。
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和学校教育的基础,补充和延伸。家庭教育伴随人的一生,影响人的一生,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清醒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对于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的长篇小说《涅槃》,就是以当今社会最敏感的孩子的教育为话题,以孩子“叛逆”为主线,围绕着描写了一个农村残疾人家庭十几年里孩子的教育问题,夫妻相处问题,家庭生存问题,诚信问题,孝敬老人问题,孩子的就业问题。孩子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繁衍生息传宗接代的根本,更是一个家庭和谐幸福的精神支柱,也是背负人类前进的一个载体。关爱孩子的成长更要关爱孩子的心理健康。我这部长篇小说《涅槃》以点带面反映出社会上最底层的农村残疾人的生活和精神追求。从主人公的生存理念“天下没有过不去的坎”,看到了社会弱势群体为了生存坚强的一个方面,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盼望和孜孜追求。他们对孩子的殷切付出和希望,“知识改变命运”,不但是农村人对于“鲤鱼跳龙门”的精神追求,更是我们每个人人生永远不变的一种信念!
父母是孩子成长路上缺一不可的陪伴,乡村家庭由于经济的原因,父母外出打工把孩子一个人留在家里或者留给家里的老人,隔代亲的教育往往会造成孩子的叛逆。缺乏父母督促管教的孩子一是行为放任自流,往往会误入歧途,成为社会的危害;要么就是被家里繁重的家务缠身,过早承担起照顾家庭照顾老人的责任,从而加重孩子的心理和身体的承受能力,影响孩子的学习以及身心健康。

乡村教育刻不容缓,这是我们整个社会的责任,在这里我提几点个人看法和建议:
一、道德教育
家庭教育,德育优先。父母的一言一行是孩子的思想行为典范,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的品行和观念会潜移默化影响到孩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其总是用语言教导,不如用行为行动引领孩子,家长应在孝敬老人、乐于助人、文明礼让、热爱劳动、关心他人等方面作出表率,用实际行动教育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不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品格端正、品行良好的孩子才会走得更远,前途会一片光明。
二、言传身教
不同家庭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尤其乡村家庭,由于每个家庭经济环境各不相同,最终孩子的成长轨迹就会各不相同。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培养方式,决定着孩子未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会是什么样的命运。正确的教育方法是父母的言传身教,父母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才能够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因为孩子的一举一动,反映了父母的思想、言行、作风、为人处事等各个方面。
三、因人施教
“望子成龙”是每个家庭的心愿。只是作为父母要重视客观事实,不要一味地拔苗助长,使得孩子脆弱的心里难以承受重压,导致事与愿违,严重的还造成了一些人间悲剧。教子如种树,教育孩子,父母应从“根”抓起,从小时候抓起,并且要充分考虑孩子自身的性格特点,重视孩子心理与行为发展。在教育过程中,家长要正确认识自己孩子的优点和缺点,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乡村家庭教育必须从自身家庭经济状况出发,引导孩子培养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尊重孩子的意愿,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加强正确引导,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四、家庭环境
在家庭生活中,经常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当孩子和家人一起轻松地吃饭、亲切地聊天、开心地嬉戏,培养孩子做一个有爱心热爱集体的人;不要过分约束孩子,让孩子有自我支配和独立思考的机会,培养他独处、玩耍,学习,他会具有独立的人格;合理分配家务,让孩子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减轻家长的负担的同时让他会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关心爱护,从小培养孩子照顾家人,关心家庭成员,培养孩子从小体恤他人、关爱弱小,善待他人的人品;父母做家务时,带动孩子一起参与其中,培养他的团队协作精神。父母要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于孩子成长的环境,对孩子寓教于乐,让其快乐健康幸福的成长。

五、思想健康
乡村家庭的父母在搞好家庭经济建设的同时更要关心孩子的身体、身心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和健康强壮的身体素质,是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父母要经常和孩子沟通,要关注孩子的思想,性格及情感上的细微变化,耐心帮助解决其学习和生活遇到的困难。积极鼓励孩子加强思想学习的同时做好家务提高身体素质锻炼。
六、健全性格
对孩子来说,家庭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庭和睦、父母勤俭,热爱劳动,孩子就容易形成诚实、爱劳动、责任心强的性格。父母过分溺爱和放纵,会使孩子任性、娇气、自私,形成不良的性格习惯。要培养孩子健全的性格,首先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要训斥,不要打骂孩子,即使孩子有了错误,也应寻找原因“对症下药”,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因为打骂会造成孩子的心理创伤,这种创伤有时候是难以弥补的。不要像我的这部长篇小说《涅槃》里的父亲那样,由于家庭经济以及个性的原因对待孩子总是行使暴力管教。
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很多,做为家长不仅仅是对孩子的养育,更要做到有一颗爱心去关爱孩子,还要细心、用心、耐心的教育引导孩子。乡村家庭的家长,不能一味的想着实现家庭的经济建设,应该合理安排好家庭生活和孩子的教育,要注重孩子的成长和陪伴。给孩子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让其在有父母陪伴之中幸福的成长。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心,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人才。
总之,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是孩子丰富知识、增长见闻、学习劳动、待人处世、学习做人的基地,家庭教育不可忽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