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兰花开(散文)
文/周绿森(湖南) 诵/军澜
晨雾未散时,楼下的玉兰树突然就开了。那些鼓鼓的花苞像是被春风点化,一夜之间褪去褐色的绒衣,舒展成碗口大的白花。我站在阳台上望过去,整棵树像是被月光浸透,连枝桠都泛着银白的光。
玉兰花有一种遗世独立的美。她的花瓣薄如宣纸,边缘却泛着珍珠般的光泽,像是被谁用银线细细勾勒过。晨露凝结在花瓣上,折射出细碎的光斑,恍若仙子遗落的水晶耳坠。最妙的是雨后,湿漉漉的花瓣半开半合,像是被春风吻过的唇印,带着欲说还休的温柔。

这树玉兰是去年春天栽下的。记得刚移来时,枝干光秃秃的,像截枯木。谁也没想到,它竟在第二年就绽放得这般恣意。原来有些生命的绽放,是不需要过渡的,就像有些人的遇见,注定要在某个清晨惊艳时光。
花期总是短暂的。那些饱满的花朵,往往在三四天后就开始凋零。花瓣打着旋儿飘落时,树下像是铺了层柔软的雪。我常蹲在花树下,看蚂蚁在花瓣上爬行,仿佛它们也懂得欣赏这转瞬即逝的美。原来万物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纪念这场春日的盛宴。

黄昏时分,常有老人坐在花树下。他们的白发与花瓣相映,皱纹里盛着岁月的光。有时会有孩童追逐着飘落的花瓣,清脆的笑声惊醒了栖息的麻雀。这树玉兰像是位沉默的智者,见证着人间的聚散离合,却始终保持着优雅的姿态。
今年的花期又至,我特意折了几枝插在书房的青瓷瓶里。夜读时,月光透过纱帘落在花瓣上,恍惚间竟分不清是花在发光,还是月在流淌。忽然想起《红楼梦》里黛玉葬花的情节,原来美好的事物总是让人既欣喜又心疼。

窗外的玉兰还在开着,我知道终有一日,她会零落成泥。但那些曾在枝头绽放的刹那,早已化作记忆里的永恒。或许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懂得珍惜每一场花开,每一次相遇,每一个瞬间的心动。
作者简介:
周绿森,笔名绿野,湖南衡阳祁东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员、祁东县作协常务理事,《老年人》杂志通讯员,《都市头条》认证编辑。
刘艳军 网名 军澜
机关退休干部、大连语言艺术学会会员。热爱朗诵、喜欢抒情的朗读方式、用声音诠释人物、用声音传递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