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2025“百花争艳.春色满园”文学奖全国诗词大赛推荐稿(三首)
沁园春·咏玉兰
文/贡国良
三月江南,宿雨初收,薄雾轻缭。
见琼枝擎雪,素衣凝露,银杯泻月,冷蕊含娇。
似鹤翩跹,凌空独舞,欲揽星河听玉箫。
春寒峭,自孤标照影,不染尘嚣。
何须蝶闹蜂招,纵零落,纷飞亦美娇。
念繁华一瞬,皆随流水,虚名浮利,俱化烟飘。
雪魄冰魂,云裳羽袂,静对苍穹意自超。
东风里,任霜襟凝志,思绪如潮。
油菜咏
文/贡国良
秋风起
耕者俯身 播下希望籽粒
寒霜降 雪花飞
它们藏进大地怀抱 静静沉睡
春日临 暖阳照
油菜花被唤醒 咧嘴欢笑
一朵开 两朵闹 千万朵盛放
田野化作金色波涛
蜜蜂嗡嗡 来回穿梭
蝴蝶翩翩 自在舞蹈
花的海洋里
奏响生命的鼓角
时光跑 花渐凋
枝头冒出累累果苞
籽粒熟 精心收 尽力榨
菜油香飘 进入万户千灶
榨油剩下的饼粕
是养殖的宝藏
茎叶根回归土壤
为新生命蓄满力量
油菜啊 平凡又伟大
花开 点亮金色田庄
籽熟 送来生活滋养
一生都在把奉献吟唱
萧梁河:陵口人民的母亲河
文/贡国良
在丹阳这片广袤的大地上,萧梁河宛如一条静静流淌的丝带,它轻柔地穿梭于岁月之间,宛如一条无形的纽带,巧妙地将历史与现代紧紧相连。
萧梁河,因南北朝萧梁皇亡故,开挖河道运送遗体归葬丹阳故里而得名。陵口,也因水运南北朝萧梁皇陵由此入口而得名。往昔的繁华盛景仿佛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在河面上徐徐铺展。它向南与古老而繁忙的大运河相连接,在它的旁边,守望着运河码头。遥想当年,这里商船云集,如繁星般密布在河面。那一声声低沉而有力的号子,那一片片繁忙而有序的码头景象,仿佛至今还回荡在人们的耳旁。如今,经过对大运河的整治,提高水运等级,航道可以直接过往千吨货物船只,在陵口建成了大运河苏南段最大的内陆港口。并与沪宁铁路对接,形成了苏南地区的货物运输大动脉。
大运河,那是一部承载着厚重历史的长卷,每一寸土地都诉说着无尽的故事。萧梁河岸两侧,石兽静静地伫立着,那天禄麒麟像是饱经风霜的老者,默默诉说着千百年的沧桑巨变。它们见证了无数的历史变迁,成为了一条见证千年兴废的时光长廊。
这里有充满故事的村落——古村留墅,因北宋太学生陈东而声名远扬。陈东心怀赤诚,他屡次挺身而出,聚众上书,以无畏的勇气除奸抗金,那满腔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在历史的天空中熠熠生辉。晚清时期,陵口的地方绅士郦绳祖,心怀大义,捐资助学,只为兴邦育民,他所创办的百年老校——陵口中心小学,宛如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培育出了无数的栋梁之材。
萧梁河,更是生命的滋养之源。春天,它像一位无私的母亲,用自己的河水默默灌溉着干涸的土地,那嫩绿的麦苗在这河水的滋润下欢快生长,仿佛在诉说着内心的喜悦;夏天,当夜幕降临,它静静地为即将到来的丰收守望,润泽着每一寸即将收获的田野。清晨,晨雾像一层轻柔的纱幔,笼罩着河面;傍晚,绚丽的暮霞洒下金色余晖,映照在河床上。两岸的垂柳随风轻舞,仿佛是大自然谱写的一首无声的诗,充满了诗意的韵味。
走进陵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过上了小康生活,内心满是欢喜。清晨起来,早面、早茶、早酒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那是一种惬意生活的独特味道。庆丰药店,秉持着救死扶伤的高尚医德,在这片土地上默默守护着人们的健康;而那肴肉和萝卜干,作为传统的美食,以其独有的韵味而闻名遐迩;还有曾经的各色皮鞋,一度在市场上风靡盛行,成为了一代人的记忆。
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角落,都交织着历史的沉淀与现代的活力。萧梁河,陵口人民的母亲河。她将汇集在时光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而迷人的光芒,给这片土地增添了无尽的荣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