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刘武汉

北宋名相范仲淹微时立誓,“不为良相,则为良医”,良者,优秀也,一介书生生逢盛世,良相疑无路,良医尚可期。良医身怀绝技,病人多向往之,但由于接诊艺术水平不同而效果迥异。有的深谙此道,一语中的,很快赢得病人的信赖;有的寡言少语,道貌岸然,使人望而生畏;有的照本宣科,从细菌到病毒,从细胞到蛋白质,直把病人引入五里雾中;有的横眉冷对,不让病人多说话,结果也可想而知。其实医术也是艺术,视病人如亲人,事治病如工笔,医患之情应该是如鱼得水,其乐融融。接一个患者交一个朋友,治一个病人树一面丰碑,把博大精深的医术升华为雅俗共赏的艺术,这无疑是现代良医的最高境界。
牛皮癣千古顽症,一经罹患就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治癣不忌口,白搭大夫手,古今医家几乎全都要求患者严格禁忌辛辣刺激之物,但在我看来大可不必。1994年辽河油田钱某来诊,病史35年,不但禁忌辛辣发物、滴酒不沾,而且有两年连葱姜蒜辣都慎之又慎。第一次在酒桌上见面我就问他, “你那么虔诚感动上帝了没有?”答曰“不行”。于是我就启发他,“不吃白不吃,不喝白不喝”,你忌口忌了30多年,没有给你带来一点光明,为什么还要再忌口呢?其二,牛皮癣是当今世界公认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而免疫力与营养密切相关,从营养学的角度讲,这辛辣发物皆系营养丰富之品,故长期禁忌只能是患者的免疫功能愈下,陷入恶性循环。其三,哪儿有刺激哪儿就有应激,哪儿有抗原哪儿就有抗体,正如哪儿有压迫哪儿就有反抗的道理一样,这种应激力、反抗力实质上就是机体的免疫力。按照生物学用进废退的进化规律,机体的免疫力只有在不断刺激的斗争中才能得以增强。因此,忌着口治不好照样治不好,治好了也是一只纸老虎,牛皮癣不易根治、反复发作的症结即在于此。钱某听后深受启发,当场就喝了个面红耳赤,后经几次治疗霍然而愈。

作为病人,恨不能一朝一夕驱除病痛;作为医生,又何尝不想一时半刻就妙手回春呢?但任何疾病都有它自身的演变规律和转变过程,牛皮癣在进行期、高峰期、消退期的治疗结果和转归也截然不同,这一切都必须在治疗前给患者讲清楚,否则一有‘风吹草动’,患者就要向你讨说法。1992年10月,辽宁省第九地质大队周某和大连海关离休老干部刘某同日来诊,结果周某一经治疗急转直下,两次痊愈。而刘某经两次治疗后,病情却陡然加重,全身开花,体无完肤,遂向我咨询其中道理。“其实道理很简单”,我说,咱们都是当过兵的人,战场上公开的敌人好对付,暗藏的敌人难提防。你看老周来诊时正值高峰期,虽然全身上下满目疮痍,但有经验的医生都知道,红肿高大大夫不怕,物极必反,疾病表现最严重的时候,也是正邪斗争最激烈的时刻,此时只要审时度势、把握战机、瞅准火候,稍施针药,往往能够一触即溃、化险为夷。而你的病史60来年,来诊时正值这一轮的进行期,好多潜藏的毒气还没有出透,加之禁忌放开辛辣发物的刺激,毒气一下子爆发出来,病情迅速过渡到了高峰期。但这是好事而不是坏事,俗话说,“早晚都是那股脓,早出透早好,晚出透晚好,”在这期间,越是加重越要多进食辛辣刺激之物,千方百计使其大汗淋漓,出汗才能排毒。如此将计就计、以毒攻毒,待到毒气出透、旺劲已过,自然迅速好转。这一乱,就暴露了“敌人”的全部实力,以便使我方全面掌握“敌情”,从而集中兵力一网打尽,天下大乱必然天下大治。”刘某闻言深谙其道,积极配合,连治半年徐徐而愈。

精神因素对疾病的康复也有直接影响,特别是哪些反复发作的“老牛皮”和哪些正处在谈婚论嫁年龄段的青年男女患者,精神压力尤为突出。身为专家,不但要身怀绝技,还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常识,使病人从你的身上看到希望、看到光明,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千万不要轻而易举地给人家判死刑。2000年曾治郑州建行一男性患者,28岁患病8年,历经河南、上海、北京多地诊治罔效,为此病谈对象一吹再吹。他的姐姐在北京空军报社当记者,说弟弟已经绝望、死活不愿再治了。因为北京协和有个“权威”曾当面下过结论:“牛皮癣就是第二癌症,你在我这儿没门,走遍天下都治不好”。我接诊后先把我写的《治癣聊疾》送给他看,书没看完他就主动找我治疗,他从我的书上又看到了希望,说北京那个教授的话对他打击太大了。于是我劝导他说,“树不倒是刨坑小,病不好是经医少,北京那个教授只代表一家之言,天外有天,楼外有楼,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只要你心中的希望之火不灭,我就不信你的希望变不成现实,”一番话说的他心里热乎乎的,当天接受治疗,一反常规、不忌口、多出汗,终于在8个月后彻底康复,至今未犯。
由此可见,专家门诊的病人大都是经过南征北战的老病号,他们看过的医生吃过的药并不比你这个专家少,而更多地情况是人家首先要考考你这专家有多深多浅,能不能讲个子午卯酉、甲乙丙丁,只要你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还会有哪个傻瓜会长年累月的受着疾病的折磨而不愿求医呢?无非是他们过去上当受骗太多,防范心理太重,以致常常把真的也当成假的。2000年10月,辽宁省铁岭交警大队的李警官给我来电说,“我在《中华儿女》杂志上看到你的报道,确实非常钦佩,但不知道你的针到病除几次能除?不复发能管几个月?在我们东北有没有治愈的先例?”我毫不犹豫的回答:“几针能除,因人因病而异。不复发就是不反复,没有时间限制,贵地第九地质大队的周正民先生就是1992年10月治好的,你可就近走访一下再来就诊。”几天后,李警官满面春风来到洛阳找到我,顺便带来了周正民写给我的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我的病已经整整8年未犯了,这是很能够打动人心的,如果他们不是来亲眼看看我的效果,是下不了决心千里迢迢去求医治病的”。事实胜于雄辩,疗效胜过广告,诚斯言也。
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是门诊专家的起码要求。各级专家同仁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我们必须明白,任何药物都不是万能的,再好的医药都是外因,必须通过患者的内因才能起作用。我记得患者问我最多一句话是,“牛皮癣到底是任何发生的?”对此我这样回答,现已查明:本病非菌、非毒、非癌,由于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或紊乱,引发肌表的微循环障碍,最终导致汗腺不能及时地、干净地、彻底地排泄上皮细胞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乳酸、尿素、氯化物等“垃圾”,这些机体的垃圾,长期滞留在肌表的组织间隙,日久变性,引起局部上皮细胞的炎变、浸润、腐烂、坏死直至脱落,遂成本病。打个比方,人体就像一间房子,皮肤就是墙壁,汗毛孔就是门窗,房内每天产生的垃圾都必须干净、彻底、及时地清除出去,机体才会健康。如果门窗长期故障,每天产生的垃圾都堆在墙根屋角,久而久之墙壁也会脱屑掉皮。屋犹如此,何况人乎?患者一听就心领神会。
风趣幽默的语言更能展现专家的睿智和风采。1996年4月18日,洛阳友谊宾馆,我和刘典立市长等市委领导为远道求医而来扮演毛泽东的特形演员XX接风洗尘。席间大家都为“伟大领袖”敬酒,可XX借花献佛,先把第一杯酒端给我,非要我先讲讲牛皮癣病人到底敢不敢喝酒?“主席敬酒,岂敢岂敢,”一句幽默之后我先干为敬,一首满江红和“毛泽东同志”脱口而出:“小小牛皮,没有什么了不起。纷纷掉,阵阵瘙痒,片片疮痍。
轻轻重重幻无常,反反复复终有期。且透过现象看本质,虚寒淤。
人应天,自无疾;进温补,莫迟疑。虽辛辣发物,又犹不足。
跑步打球健身操,跳舞洗澡桑拿浴,要尽快驱除牛皮癣,汗如雨。“短短九十余字,款款大医豪情,牛皮癣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以及患者应该积极配合的方方面面,都在幽默风趣的气氛中跃然纸上。半年后XX痊愈,邀我到北京盛宴答谢,把酒抒怀,也以“满江红”一首唱和:“病有万千,最痛苦牛皮顽癣?痛痒起,银屑纷纷,红迹斑斑。
难掩肌肤无完处,更叹青春失尊严。看京津名医多无奈,实可怜。
忌辛辣,病未减,损形象,常失眠。盼华佗再世,望眼欲穿?.
一反常规不忌口,标新立异多发汗。遇良医妙手除顽疾,不虚言。”
发自肺腑,流于笔端,一时传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