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书法咏论》读记【十四】续……
参考欧阳修(1007~1072)《石篆诗并序》及《学书二首》得句:
醉翁学书(通韵)
傅贺楠
悟者道清书,盲从无益处。
苍苔鸟迹留,眼界阳冰故。
苏子在黄泉,醉翁习墨路。
虚名何所得?独闯撑门户。
《醉翁学书》解析
这首《醉翁学书》是傅贺楠参考欧阳修相关作品而作,以简洁的诗句阐述了对书法学习的见解,同时展现了欧阳修独特的学书历程与成就。
首联:点明学书理念
“悟者道清书,盲从无益处。”首联开门见山,直接点明书法学习的关键理念。作者认为,真正领悟书法之道的人,对书法的脉络理解清晰。而盲目地追随他人风格,对自身书法学习并无太多帮助。这一观点强调了学书过程中独立思考与自我领悟的重要性,为整首诗奠定了关于正确学书方法探讨的基调,表明学书不应盲目跟风,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颔联:借景与典故谈启发
“苍苔鸟迹留,眼界阳冰故。”此联中,“苍苔鸟迹留”描绘了在石台上发现类似原始文字印记的情景,这些古老的痕迹或许是书法起源的某种象征,引发作者对书法根源的思索。“眼界阳冰故”则借助李阳冰这一典故,李阳冰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作者看到石上痕迹,联想到李阳冰的书法,拓宽了对书法的认知眼界,感受到书法历史传承的脉络,体会到前人书法艺术的深厚底蕴,从古代书法遗迹和先贤作品中汲取灵感与启发。
颈联:体现学书对象与情境
“苏子在黄泉,醉翁习墨路。”这里“苏子”指苏舜钦,他已离世。欧阳修在学书道路上,即便面对苏舜钦这样的前辈已不在人世的情况,依然尝试去探索、临摹其书法意境。此句既体现出欧阳修对优秀书法作品的尊重与追求,也表明他在学书过程中不受时空限制,积极从前辈书家汲取养分,努力丰富自己的书法艺术,展现出其学书的执着与坚持。
尾联:强调学书成就与价值
“虚名何所得?独闯撑门户。”尾联以反问开始,指出仅仅追求书法表面的光鲜亮丽、徒有虚名并非真正的收获。欧阳修在学书过程中,不满足于表面功夫,而是勇于独自探索,闯出自己的道路,最终形成了强劲、新丽且美妙的独特书法特色,撑起了属于自己的书法“门户”。此联强调了学书应注重内涵与创新,通过不懈努力形成个人风格,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追求,高度肯定了欧阳修在书法学习上的成就与独特价值。
整首诗围绕书法学习,从理念、启发、过程到成就,层层递进,展现了作者对学书之道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欧阳修学书精神与成就的赞赏。
《历代书法咏论》原著•杨克炎
2025年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