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渡
谢卫
本来这篇文章的题目应该叫“强者”或者“硬汉”什么的,为啥叫自渡呢?且容我细细道来。那还是在很多很多年之前,有一位比我年轻许多的文学爱好者,来向我“讨教”读书写作的“秘诀”,我虽然诚惶诚恐,但磨不开情面,还是勉为其难地给他说了一些自己的读书写作心得,其中特别强调,有一本必读书,那就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若干年后,再次遇到这位比我年轻的文学爱好者,再次提起《老人与海》,这位比我年轻的文学爱好者,竟一脸懵逼,一脸茫然。我莫明所以,忙笑问肿么啦?他赧颜一笑,便没有了下文。一个“文学爱好者”尚且如此,那对于一般的普通读者来说,是不是更懵懵懂懂?
简单通俗地说,《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经典作品,讲述的是老渔夫圣地亚哥与大鱼搏斗的故事,换句话说,《老人与海》由一个渔夫,一条小船,一条大鱼和一片大海这四个“原素”构成。更进一步说,就是一个年迈的老渔夫,一条摇摇晃晃的小船,一条不甘心束手就擒的大鱼。更进一步说,随着小说开篇第一句的“老渔夫圣地亚哥八十四天没打到鱼了”,你只要跟着老人一起出海,你自然而然就会产生一种期待,你的心跳自然而然就会像圣地亚哥的那条小船一样,开始起起落落……紧跟着,你就会被展现在你眼前的人鱼之战的惊心动魄的场景所吸引,更被老人的意志和勇气所折服,最终你会深深感悟:老人这不仅仅只是在跟鱼斗智斗勇,而是在跟命运进行对抗和较量。
厘清了这个脉络,你就会明白,我之所以将这部《老人与海》作为一本必读书推荐给比我年轻许多的文学爱好者,因为它向我们传递了非常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人生启迪,综合归纳起来,其主要的启示有:
首先是坚韧与毅力。
圣地亚哥独自驾着小船,在茫茫大海上与大马林鱼展开殊死搏斗。那是一片无垠的蓝色世界,波涛汹涌,暗藏危机,老人却以单薄之躯,无畏地迎接挑战。当大鱼咬钩,一场力量与意志的较量就此拉开帷幕。老人紧紧握住钓索,任双手被勒得鲜血淋漓,身体被拖拽得几近失控,却从未有过一丝放弃的念头。他与大鱼周旋了数日,饥饿、疲惫如影随形,可他的眼神始终坚定,那是对目标的执着,对胜利的渴望。一句话,圣地亚哥在海上与大鱼搏斗了三天三夜,尽管身体疲惫不堪,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启示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坚持和毅力是成功的关键。
其次是孤独与勇气。
诚如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所言:“孤独不是惩罚,而是与你的对峙。你笑得越灿烂,心里的孤独就越深。”圣地亚哥老人在海上独自面对巨大的挑战,其实就是代表了一种非常鲜明的象征意义,它象征了人类在孤独中依然要保持勇气:无论所处环境多么艰难,只要内心具备足够的勇气和信念,就能够支撑我们去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在归途中,鲨鱼不断来袭,试图抢夺老人的战利品。尽管老人竭尽全力反抗,最终带回的却只有一副鱼骨。可即便如此,老人的精神却未曾被打败。他回到港口,熟睡的模样仿佛在宣告着他的不屈。
再者就是胜利与失败的定义 。
虽然圣地亚哥最终没有带回完整的鱼,但他依然赢得了这场胜利。这告诉我们,胜利并不总是以物质结果来衡量,结果固然重要,但奋斗的过程、抗争的精神才是生命的真谛。人生不可能总是满载而归,或许我们付出诸多努力,最终收获的并非预期的完美结局,但只要我们在过程中拼尽全力,问心无愧,便已然就是生活的勇者和强者。
明白和理解了这一切,我们是不是就得到了关于坚强与坚韧的一种深刻启迪:在生活的海洋里,我们都如同那老人,会遭遇各种“大鱼”——或是学业的压力、事业的困境,或是人际关系的复杂,等等等等,我们倘若因为一时的艰难挫折,便选择退缩,那我们终将一事无成,更无法收获成功的果实和喜悦。相反,倘若我们像老人一般,咬着牙,忍着痛,哪怕精疲力竭,哪怕遍体鳞伤,却依然顽强不屈,依旧执着坚守,永不言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困境中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它与我们的人生相互交织,共同成长,并且最最关键的还在于,它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这个千古不朽的,同时也是非常励志的人生座右铭。
这就是《老人与海》魅力无穷的永恒回响。海明威将艺术表现与哲学思考完美结合,使得《老人与海》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哲学著作。它深刻探讨了生命的本质、人类的存在意义等等问题,具有持久永恒的参考价值。这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样一部具有持久永恒参考价值的文学作品,不同的人生阶段去读,会有截然不同的感悟。年少时,看到的可能是冒险与刺激;中年时,或许能体会到生活的不易与奋斗的意义;暮年时,又能从老人的平静与豁达中找到生命的归宿。
这样再回到文章的开头,是不是就可以说,只要读懂,读通,读透了这本书,即便保证不了你也能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强者,但最起码,它可以为你在生活的海洋里自渡,提供参考和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