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史建国,网名司马剑桥、北山一尘、史公。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人。生于1960年,曾为知青、某大型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现为退休多年的社区市民。工作之余读兵书四十多年,有500余篇文章在中国军网、凤凰网、株洲新闻网博客发表,点击量达100万人次。2007年获湖南省株洲市首届十大书香人家、2014年获全国首届书香人家家庭荣誉称号与证书。
2022年3月被株洲市国防教育促进会聘请担任株洲市国防教育促进会国防军事顾问,聘请期为五年(2022年3月1日一2027年3月1日),并于2015年出版《书剑笔耕录》一书。曾在湖南省株洲市图书馆‘神农大讲堂’讲授国学孙子兵法中的智慧。在鼎城大厦国学大讲堂主讲习近平军事战略思想现实指导意义,并多次在大学、中学、小学等学校宣传国学与国防知识,普及国防教育。
2019年8月在湖南省九畹书院乡邦文化讲坛主讲株洲抗战史;在株洲军分区给广大官兵讲战史,主讲《株洲抗战史》;在市政府机关多次宣讲国防知识和普及国防教育工作。
读《孙子兵法》有感
作者:史公
夫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吾近日精研《孙子兵法》,感悟颇深,仿若穿越千年时光,与孙武共论兵机,实乃幸事。
《孙子兵法》十三篇,如十三颗璀璨明珠,串起一部军事智慧的宝典。首篇《计篇》云:“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此乃强调战前谋划之重要。古之良将,在兵戎相见之前,必审时度势,察天地之理,观敌我之形,权衡利弊,精心布局。犹如弈者于棋局未开之时,已深思熟虑,谋划全局。只可惜世间之人,往往急于行事,未及深思便盲目投入,结果多败绩。吾等行事,亦当学此谋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作战篇》中“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让我深知战争之耗费巨大。战争的胜利不仅仅取决于武力的强大,还有后勤保障等诸多因素。正如现代企业的竞争,在追求业务拓展之时,亦不可忽视内部资源的合理调配与管理。倘若一味地扩张而不注重成本的控制与资源的优化,恰似无本之木,难以持久。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谋攻篇》中的这一论断,可谓千古不刊之论。在人际交往、商场竞争乃至国际关系中,了解对手,洞悉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此乃成功之关键。昔日赤壁之战,周瑜深知曹操之兵多为北方士卒,不习水战,且彼时曹军疫病横行,此乃曹操之弊;又深明己方水军之优势,东吴地理之利。于是巧用火攻,大破曹军。若周瑜不知曹操虚实,或只知己长而不知敌短,东吴恐怕早已灰飞烟灭。
兵法之妙,不仅在于军事之上,于处世之道亦有诸多启发。《九变篇》言:“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于九变之利者,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为人处世,当能审时度势,随机而变。切不可墨守成规,拘泥于旧法。世间之事瞬息万变,墨守者必为时代所淘汰。
读《孙子兵法》,如饮酒,初觉辛辣,后品回甘。其文字古朴,却蕴含无尽智慧。每一篇章,皆似一位智者在侧耳低语,传授治国安邦、克敌制胜之法。吾于其中,领略到古人的深谋远虑,感受到军事智慧的博大精深。此兵法虽为用兵之要,然其哲理可渗透于生活之各个方面。
身处当今之世,虽无金戈铁马,但竞争之激烈犹如战场。吾等当以《孙子兵法》为鉴,以智慧为剑,以谋略为盾,在生活的舞台上纵横捭阖。若能将兵法之精髓融入现代事务之中,无论是经营企业,还是处理人际关系,定能如虎添翼,在复杂的局势中立于不败之地。愿诸君亦能研习此兵法,共悟其中奥秘。
(插图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