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韩退休
张燕芳
忙忙碌碌几十年,人们都希望早点退休、早点清静、早点享受人生的快乐。
可偏偏有些人却不愿退休,特别是身居官位的领导,退休像割了他的心头肉,他们在位时门庭若市、前呼后拥,笑脸相迎。有权、有势、有地位。一旦退下来,没了地位,少了威风;没了权利,亲朋远离;成了平民,难以适应。
而我们教师队伍中的有些同志也不愿退休。理由客观观:一是,工作了几十年,对学校、对孩子、对同事有了真感情,舍不得那三尺讲台,舍不得那一群活泼可爱、渴望知识、渴望进步的孩子们;舍不得那些团结友爱、同甘共苦、互帮互学的同事们。二是,已经习惯了学校紧张而有序、辛苦并快乐的学校生活,退下了,生活没了规律,心情变得无聊,精神没了寄托。三是,教育行业生活圈子特别小,与外界的沟通少,自己的兴趣爱好单一,退下来,无所事事、寂寞、纠结、增加了家庭和孩子们的负担。
情况不一,想法各异。
老韩退了,他的心里十分的矛盾,万分的纠结。
退休的前两个月,他开始郁闷:自己的前半生都献给了挚爱的教育事业,无愧于领导,无愧于家长和孩子们。但对自己的后半生却不知何去何从。职业的限制没有任何非分之想,只会教书育人;性格的局限限制了自己的社交与兴趣;工作的性质决定了自己的胸怀与思维,心里装着的、脑里思考的只有学生和工作;社会现实、教育的竞争使自己变得越来越谨小慎微、无限忍耐、孤立无援。
离校那天,他双手捧着退休证书呆呆地站在那里良久,眼里噙着泪花,嘴里不停地嘟囔着:四十年,一个小本本就打发了!太可惜了!然后,走到我们办公室每一位老师的跟前,伸出冰冰的双手,一一给我们握手道别。我们不知如何是好,只是陪着他落泪。
送别他时,他是那样的不舍,步子迈得那样的艰难,脚上像帮着沉重的东西怎么也迈不开。一步一回头,看看曾工作四十年的校园,再看看一群群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再看看光荣榜上的自己,他又抹起了眼泪。
走出大门,他深深地鞠了一个躬,声音嘶哑着说:“再见了我的学校,再见了我的朋友、孩子们!”
看着韩老师远远离去的背影,我们沉默了。
退休,本是人生的中转站,心态非常重要。调整好心态,人生的旅途就会顺畅、通达,人生的后半生就会幸福快乐;调整不好心态,往往出现难以预料的结果--孤独、煎熬、死亡。
有的人退了休,放下了工作和思想包袱,整装再出发。他们去歌唱、去舞蹈、去锻炼、去游山玩水,他们的思想活跃、身体强壮,活力四射,家庭和睦、幸福;也有的人,退了休,不敢见人,不敢见阳光,不与人交流,把自己封闭在家里大门不出,寂寞无聊,时间久了,病魔缠身,自己不快乐,给家庭增加了负担。
老韩退下来会如何?作为他的老朋友,我们几人见到了他:他爱上了写作,爱上了发快手,把自己的观点、想法发到网上,与兴趣爱好者分享;他学习了农业知识,种植了无公害蔬菜,搞起了经济美丽小庭院,与四邻八舍分享自己的快乐。他健健康康、荣光满面、精神矍铄!
我们慨叹:这才是人们向往的退休生活!我们十分的羡慕。
我马上就要退下来,老韩不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
作者简介:张燕芳,男,茌平区韩屯镇中心小学教师。爱好文学,喜欢写作,曾在报刊发表多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