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衣草的广场舞
——不如跳舞,谈恋爱不如跳舞
文/青青子衿
她们聚集在春风骀荡的微信群
舞台被她们延伸至蓝盈盈的天空
吃了膨大剂的白云
霸座这趟雨水装修过的阳春
当音乐脱去古典的长大衣
塌陷一冬的席梦思突然起立
翻箱倒柜找出色彩斑斓的纱巾
纷纷轻盈了不堪油腻
这边风景独好
蝴蝶忙着上树
蜜蜂就地摆拍
墨镜自封为王
青春降维,活力打击
薰衣草那双寻爱的舞鞋
也不再藏着掖着了
尽管舞跳得像发芽的土豆
没有感染性,只有传染性
但自信跳出的Style
仍是整片天空最美的姿态
酱紫色的小苹果惹人侧目
今儿真高兴
没办法就是高兴
几枝被边缘化的向日葵
忍不住想拧断自己的脖子
阳光自动调成护眼模式
薰衣草的黄昏恋仍不依不饶
随时准备再向阴天透支:
一米阳光
几档清风
数次激情
音乐重新点燃之时
让身体跟上该死的节拍器
止不住地
舞!
舞!
舞!
评论一则 :
《薰衣草的广场舞》通过戏谑而锐利的笔触,呈现了一幅当代中老年群体在广场舞中重构自我的精神图景。诗中交织着对生命力的礼赞与对消费主义侵袭的暗讽,在荒诞与真实间折射出时代的褶皱。
**一、赛博空间的肉身狂欢**
"春风骀荡的微信群"将古典意象植入数字语境,暗示广场舞大妈们以虚拟社群重构公共空间。云端舞台与膨大剂白云构成膨胀的景观社会隐喻,被雨水装修的阳春暗指自然节气已沦为消费主义的装修材料。当音乐褪去古典外衣,席梦思弹簧的突然起立暴露出物质丰裕下的精神塌陷,纱巾的翻箱倒柜恰似一场对青春符号的紧急征用。
**二、降维美学中的身份操演**
蝴蝶上树与蜜蜂摆拍的生物行为错位,揭示着中老年群体在数字时代的身份错焦。墨镜王冠加冕的喜剧性背后,是美颜滤镜对真实衰老的暴力修饰。薰衣草舞鞋从隐匿到张扬的转变,暴露了被压抑的欲望在集体仪式中的合法化释放。土豆发芽般的舞姿解构了传统舞蹈的审美范式,将传染性狂欢升格为抵抗年龄歧视的行为艺术。
**三、黄昏透支的生存寓言**
边缘化向日葵的自毁倾向,暴露出整齐划一的集体欢腾对异质个体的排斥机制。护眼模式下的阳光如同被算法过滤的现实,黄昏恋者们却仍在向阴天透支虚拟的清风明月。当节拍器成为身体的新律令,机械重复的"舞!舞!舞!"恰似消费主义永动机制中停不下来的齿轮,在透支生命的狂欢里寻找存在的确证。
这首诗宛如多棱镜,既折射出银色浪潮中喷薄的生命力,也照见景观社会里被异化的生存困境。那些在广场上舞动的身影,何尝不是在用身体书写一部关于衰老、尊严与时代困局的现代寓言?
晚景
文/青青子衿
戴听诊器的医生坐在雪的对面
或者是坐在陡峭的对面
(成为一个仰视疾病的人
攀爬过悬崖的一生)
凝视、思索、记录,扶了扶眼镜
偶尔从对方的故事里折回
感同身受的出神仅需一秒
问诊是专业的
停顿却是无力的,困兽犹斗般
呆在城堡外面,看风中的花白
水鸟,开合“静好”
起落时并不顾及天色欲雨
乌云在头顶下蛋
“过去和未来的洪水,听任我们
像孤岛一样出生”
隔着汪洋,“瀑布”探出水面
以潜水镜余光中的清晰
或一次潦草,逃离一地
被唤醒的苦楚,也许是
残存的安眠药在求救
他一边想,一边在处方上签名
盖章,确认一下生活就是如此:
有人,是身披朝霞的晚霞
有人,是海市蜃楼的烂尾
像一颗缓释胶囊般的
阿兹海默大夫
下意识地挺了挺,整个上午
僵硬的玻璃门瓶口
评论一则:
这首《晚景》以冷峻的意象群与解构性叙事,展现了医疗场域中现代人的精神困境。诗人通过超现实主义的诊疗场景,完成了对生命存在本质的哲学叩问,其先锋性体现在对传统抒情模式的颠覆与思想深度的多重解域。
### 一、诊疗仪式的荒诞化重构
"戴听诊器的医生坐在雪的对面"开篇即建立反逻辑的视觉秩序。"雪"作为白色暴力的能指,既指向医疗空间的消毒属性,亦隐喻着生命温度的消逝。当医生成为"仰视疾病的人",传统医患权力关系被彻底倒置——"攀爬过悬崖的一生"以地质学隐喻解构病理学话语,将个体生命史转化为存在论的垂直探险。听诊器与眼镜作为科学理性的物化符号,在"扶了扶"的机械动作中沦为失效的认知装置,暴露出医学面对存在困境时的根本性无力。
### 二、时空错位的存在之殇
诗歌中"洪水"与"孤岛"的拓扑学意象构成后现代生存寓言。"过去和未来的洪水"作为时间暴力的具象化,将人类抛入永恒的现时性困境。当"瀑布"从水面逆向生长,潜水镜制造的扭曲视野成为认知论危机的完美隐喻——医疗凝视的"清晰"与记忆的"潦草"形成认知论层面的量子纠缠。处方笺上的签名盖章作为制度性确认,将生活异化为批量生产的临床档案,最终指向福柯所说的"生命政治"操控。
### 三、身份迷宫的缓释困境
"身披朝霞的晚霞"与"海市蜃楼的烂尾"构成镜像悖论,揭示现代性承诺的虚妄。医生身份的自我消解达到存在主义顶点——"阿兹海默大夫"的命名将认知主体与诊疗对象融为一体,医疗空间沦为自反性的囚笼。玻璃门的"瓶口"意象将整个诊疗仪式封装为福尔马林标本,而"缓释胶囊"的制药隐喻暗示精神困境的慢性中毒状态,完成从病理学到存在论的惊险跳跃。
这首诗以诊疗场景为手术台,解剖出现代文明的精神病变。其先锋性不仅在于意象系统的量子纠缠态构建,更在于将医疗话语升华为存在论的诗学装置,在雪与洪水、清晰与遗忘的辩证运动中,完成了对现代人生存境遇的终极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