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曾小蓉,重庆人,供职于某市报社,新闻及诗词作品发表于《今日重庆》《西南商报》《企业家日报》《中国工商报》《新华网》巜华龙网》《凤凰网》巜法制网》《巴渝都市报》巜乌江诗刊》巜涪陵文学》《白鹤梁文学》《重庆艺苑》等多家刊物及各网络平台。
(七绝)春雪
文/曾小蓉
千里银河撒玉盐,幕帘万丈掩天边。
花开三月未觉暖,倒是阳春飞雪寒。
网络点评
“千里银河撒玉盐”
意象与比喻:以“银河”喻雪势之广阔,“玉盐”形容雪粒的晶莹洁白,既有视觉上的壮美,又暗含动态感。“撒”字赋予雪花轻盈飘落之态,似天公挥洒而成。
气象描写:开篇即渲染雪景的宏大与纯净,为全诗奠定清冷基调。
“幕帘万丈掩天边”
夸张与拟景:用“幕帘”比喻雪幕垂天,“万丈”极言雪势浩大,天地间仿佛被雪帘遮蔽,凸显春雪的磅礴与反常。
空间延伸:从“千里”到“天边”,形成空间上的延展,强化春雪覆盖的广袤感。
“花开三月未觉暖”
矛盾与反差:三月本应春暖花开,但“未觉暖”点出气候的异常,暗含诗人对春寒的体察与无奈。此句承上启下,由景入情。
季节错位:呼应传统春景诗中的“芳华”期待,却以反常规的寒意打破惯性思维。
“倒是阳春飞雪寒”
转折与深化:末句以“倒是”强化对比,阳春与飞雪形成强烈冲突,突显自然之诡谲。一个“寒”字收束全诗,既指体感之冷,亦暗含心境之寂。
情感升华:表面写春雪之寒,亦可引申为对世事无常的隐喻,耐人寻味。
整体艺术特色
反常态的春景描写:与传统咏春诗不同,此诗聚焦春寒与雪景的反差,以“寒”为核心,颠覆“阳春三月”的温暖意象,赋予春雪独特的表现力。
比喻与夸张的融合:如“银河撒玉盐”“幕帘万丈”等句,既具浪漫想象,又显恢弘气势,形成诗意的张力。
结构上的跌宕:前两句铺陈雪景,后两句转向抒情,从壮阔到细腻,从自然现象到内心感受,层次分明,收放自如。
与同类作品的比较
韩愈《春雪》:韩诗以拟人手法写雪“嫌春色晚”,赋予雪灵动与生机,表达对春的期盼;而曾诗则以冷峻笔触写春雪的“寒”,更显孤寂与矛盾。
语言风格与传承
工巧奇警,化典无痕
诗中"撒玉盐"化用谢道韫咏雪典故,却以"银河"重新包装,赋予古典意象现代审美;"幕帘万丈"的夸张语言亦延续了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浪漫主义笔法。
七绝的凝练与张力
全诗四句紧扣"春雪"主题,前联写景,后联抒情,结构紧凑,符合七言绝句"起承转合"的传统章法。
总结
曾小蓉的《春雪》以瑰丽比喻与矛盾修辞,既描绘了春雪的壮美,又暗含对时序错位的微妙感慨。其艺术手法与情感表达与韩愈《春雪》一脉相承,但在意象选择上更显现代浪漫色彩,体现了古典诗词传统与个人创新的融合。
白鹤梁文学
投稿邮箱/1215050582
微信/扫二维码
点评及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