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心之自在,破尘世枷锁
在尘世的喧嚣中,我们宛如置身于一场无休止的追逐漩涡,“钱,永远是不够用的,活,永远是干不完的,心,永远是操不完的,苦,永远是说不出的”。一个 “钱” 字,似无形的推手,让我们在人生道路上疲于奔命,身心俱疲。
钱:欲壑难填的追逐
从幼时对零花钱的期待,到成年后为生活奔波于职场,钱的意义不断演变且愈发沉重。初入社会,面对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我们如蝼蚁般努力,为的只是在这繁华都市觅得一方容身之所。每月薪资,除去房租、水电与日常开销,所剩无几,而房价却一路飙升,恰似遥不可及的星辰。
为了增加收入,我们在办公室的灯光下熬过一个又一个夜晚。为了拿下项目,反复修改方案,眼睛紧盯屏幕,手指在键盘上机械地敲击,身心在高强度的工作中逐渐麻木。即便如此,钱依旧难以满足生活的种种需求,孩子的教育、老人的医疗,如同无底深渊,吞噬着我们的努力,使我们如被抽打的陀螺,在追逐金钱的道路上一刻不停,直至精疲力竭。
活:永无尽头的劳役
工作中的任务如潮水般涌来,清晨被闹钟唤醒,便匆忙投身于忙碌的工作中。不仅要完成常规事务,还要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客户的临时要求、领导的紧急任务,随时打乱原有的计划,迫使我们加班加点。我们在工作中争分夺秒,连正常的休息都成为奢望。
生活中的琐事同样繁杂。下班后,做饭、打扫、照顾家人,每一个细节都需亲力亲为。孩子的学习、老人的健康,事事都揪着我们的心。家庭与工作的双重压力,让我们如同全能却疲惫的行者,在生活的道路上艰难前行,身体在劳累中逐渐衰弱,却不敢停下脚步。
心:忧虑丛生的负重
心,被无尽的忧虑填满。工作上,害怕出错丢了饭碗,担心无法晋升被人超越;生活中,忧虑孩子学业不佳,忧心老人健康出状况。在人际关系里,我们小心翼翼,担心与同事关系不睦影响工作,害怕与朋友疏远情谊不再。
同时,社会的价值标准如紧箍咒般束缚着我们。看到他人功成名就,便不自觉地自我贬低,陷入焦虑与自卑。我们在追求他人认可的过程中,迷失了自我,心灵被各种担忧与压力挤压,失去了原本的宁静。
苦:默默吞咽的酸涩
生活的苦涩难以言说。工作的委屈、生活的压力,我们只能默默承受。在工作中受了冤枉,被同事排挤,想倾诉却又觉得无人能懂,说了也无济于事,只能深夜独自流泪。家庭中,为家人付出却不被理解,想沟通又怕引发矛盾,这份苦只能深埋心底。
我们害怕他人的眼光,努力伪装坚强,可内心的脆弱只有自己知晓。苦涩如影随形,在无人处,我们独自咀嚼生活的艰辛。
破局之钥:适可而止,量力而行
在这疲惫不堪的旅程中,我们需觉醒。人的生命有限,不应在无休的追逐中耗尽。凡事应努力,但不能拼命,学会适可而止,量力而行,看淡看轻,方能解脱身心。
对于金钱,应理性看待。它是生活的工具,而非全部。不盲目追求财富积累,合理规划收支,注重精神富足。当不再将金钱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便能发现生活中诸多简单的美好,如家人的陪伴、自然的美景,这些带来的快乐远非金钱可比。
工作与生活,要学会平衡。制定合理计划,区分事务轻重缓急,拒绝不必要的任务,合理分配家务,给自己留出休息空间。不过度劳累,才能享受生活乐趣,提高生活质量。
心态上,看淡成败得失,接受生活的不完美。不过分在意他人眼光,真诚待人,无愧于心。如此,心灵方能摆脱忧虑的枷锁,重归平静。
当我们学会看轻看淡,便能打破尘世枷锁,让身心自由。在阳光灿烂的日子漫步,在闲暇时与朋友相聚,在宁静夜晚思考人生。人生是场旅程,莫因追逐目标错过沿途风景,学会在忙碌中给自己空间,追寻心的自在,感悟生命的美好,拥抱充实快乐的人生。
作者 程兰峰,毕业于河南大学,河南省散文学会会员,商丘市作协会员,业余爱好写作,诗歌,散文偶见网络媒体,报刊和《学习强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