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哥,抱歉
侯俊英
高哥姓高,长我一岁。
高哥是我在他村里住队时认识的。高哥为人正直,气宇轩昂;豪爽坦诚,勤劳能干;直言不讳,刚正不阿,敢于抵制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在七十年代,就算的上是一个正能量满满的人。为此,我们的组长就推举他当上了村团支部书记。在一起一年的工作学习,我们成了志同道合,无话不谈的知己朋友。
那年工作队结束后,我又去了别的乡镇。由于高哥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工作表现积极,也被推选为优秀社会青年,参加了工作队,巧合的是我们分到了同一个乡镇,因此我们又成了工作队队友。每逢工作大队总结集训,经常见到彼此。两年的工作队结束后,我考上了卫校,他回村当上了大队党支部书记。从那年以后,我和高哥就失去了联系。他忙他的事业,我忙我的学业。一别就是十六年。我卫校毕业后分配到县医院工作后,高哥的二女儿阑尾炎来医院就诊,在门诊走廊上偶遇,相互寒暄了几句后,我很想帮他做点什么。可高哥的为人是,有事从来不愿意求人,总担心被别人看不起,所以也没说让我帮忙看医生的事。
那次偶遇以后,大约又过了七、八年。有一天,我正在上班,高哥突然来到办公室找我。我很开心,终于让我为他做点事,给了我一个为朋友表现的机会,以补偿当年嫂子为我们做好吃的那份情义。我心想,高哥一定有难事,“走投无路”了才来找我的。果然让我猜到了,是嫂子到预产期了,B超检查胎儿的头还没入盆,立生难产。在妇幼保健院他亲戚那里,怕有危险,才来的县医院。我立即到妇产科办理了入院手续,晚上下班后还陪在嫂子床前,直到孩子平安降生,我才回家休息。
本来我没拿这件事当成事儿,根本没放在心上。亲戚、同学、朋友来医院找我看病的不计其数,渐渐地就淡忘了。时隔半年多,也就是腊月二十六的周日那天上午,高哥和嫂子带着孩子到我家谢我来了。他们还搬来一箱酒,弄的我还有些不好意思,举手之劳,送这么贵重的礼。这就是高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品行。我趁着出去买菜的机会,赶紧跑到城关镇商品楼上,给高哥的孩子买了身衣服,心想礼尚往来嘛。
第二年,高哥嫂子带着孩子,搬着酒又来了。这次是事先约好的,我也给孩子准备好了礼物。嫂子临走时,千叮嘱万嘱咐的要我们去她家做客,我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就这样,高哥和嫂子年前来我家,年后我们带着孩子去他家。你来我往,我们两家走动了二十年。他家孩子上大学,我还送了一个二百元红包。
2009年到2014年那几年,我家很多棘手的事情赶一块了。房子装修乔迁新居;老爸重病到去世;孩子大学毕业就职、买房、谈婚论嫁,结了婚生了孩子。我也退休了,去儿子那里照看孙女。所以,从2009春节就没再去高哥家做客,稀里糊涂的就和高哥失去了联系。我忙得没时间和高哥解释,手机内存的唯一一个高哥的座机电话号码,也因手机进水给泡没了。大概是高哥和嫂子误会了我,十几年没有一个电话,连个口信也没有。
转眼十六年过去了,静下来的我很想念高哥和嫂子,还有他家的侄子侄女们。二十年的往来,我们已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嫂子待我像亲姊妹,孩子们也当我是亲姑姑。我本应该当面去给高哥和嫂子解释清楚,可我就是拉不下脸面。我只有在心里给哥哥嫂子说声抱歉,说声对不起,我心里永远有您们和孩子。等有机会,我一定去看望您们,古稀之年再续前缘,再继续我们的亲情和友谊。
请原谅我吧,哥哥、嫂子。
原谅我的做事不周,原谅我的不辞而别,原谅我的性格憨直。

作者简介:侯俊英,热爱文字,热爱生活。喜欢观察人生百态,记录心路历程。人生格言: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