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艺点评
✪ 《“尿诗” 出圈,撕开社会虚伪遮羞布》
——闲话刘傲夫的《与领导一起尿尿》
□ 童 年
在当代诗坛,出生于红色故都江西瑞金的七零后诗人刘傲夫的《与领导一起尿尿》以一种极具冲击力的姿态,在八年前横空出世,引爆全网无数争议,可谓褒贬不一。这首看似简单粗粝的诗作,实则蕴藏着对社会现实、人性幽微的深刻洞察,宛如一面魔镜,映照出我们生活其中的复杂世相。
从内容上看,该诗选取了一个极为日常又私密的场景——厕所中与领导偶遇并一同排尿。“厕所里立便器,只有两个,我正尿着,领导进来了,与我并排,站着开尿”,诗人以简洁质朴的语言,近乎白描的手法勾勒出画面,毫无斧凿痕迹,却满是生活的本真质感。而“我说,领导,你尿尿,也尿得这么好”这一神来之笔,瞬间将诗歌的荒诞感推至顶点。这看似荒谬绝伦的对话,背后揭示的是职场乃至整个社会中阿谀奉承的不良风气。在权力的场域里,有些软骨头不惜放弃尊严,对上级曲意逢迎,哪怕是在如此细微且上不了台面的琐事上,也要展现出谄媚丑态,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人性在权力面前的扭曲。
从泛审美角度分析,传统审美观念常常将目光聚焦于高雅、美好所谓“骨端气翔”的事物,诗歌创作也多围绕山川湖海、浪漫情思、崇高理想等诸多正能量话题展开。但诗人刘傲夫的《与领导一起尿尿》却滑稽般地就打破了这一传统审美范式。诗人把厕所这一长期被排除在审美视野之外的场景引入诗歌,将生活中最琐碎、最不登大雅之堂的片段搬上文学圣坛,极大地拓展了审美的边界,践行了泛审美文化信息时代“生活即审美”的理念,让受众从骨子里意识到,平凡生活中的任何元素,都有被泛审美化、非审美表达的可能。
倘若运用后现代人文视角切脉,这首诗无疑充满了后现代主义对权威正统的消解和对宏大主题叙事的摒弃。诗中没有塑造高高在上、威严庄重的领导形象,也没有讲述波澜壮阔的传奇故事,而是聚焦在这一微不足道、甚至略显尴尬的瞬间。通过对领导尿尿这一细节的调侃,轻松瓦解了领导所代表的权力权威,以极不起眼的微观叙事替代了传统的所谓主旋律叙事。与此同时,诗歌语词的随意性、纯口语、调侃性、批判性、悖论性,也契合了后现代文学碎片化、去中心化的叙述风格,为当代汉语诗歌表达开辟了新路径,鼓励更多勇于创新的探险者对既定的文艺规范和社会秩序进行反思与重审。
诚然,不可否认的是,这首诗自诞生以来一直饱受争议,有人诟病其过于直白粗鄙,丧失了诗歌应有的美感与意境,玷污了数千年传统文化。然而,我想说的是,先锋诗歌的价值,恰恰就在于它敢于摆脱传统桎梏,挑战常规审美与创作范式。《与领导一起尿尿》用独特的视角和表达方式,在当代诗坛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尿尿”不只是一首简单的诗,更是对当下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对人性弱点的冷峻审视,促使我们不断反思自身血液的洁净度与周遭大千世界,探寻生活的本真与生命的真谛。
❂ 诗人简介:
童年,本名郭杰,男,汉族,1963年12月出生于安徽省蚌埠市,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自1980年习诗至今已四十余年,笔耕不辍。诗风多元,中西交融,始终坚持创作实践与理论挖掘互补并重。曾策划中国诗坛第三条道路与垃圾派“两坛(北京评论诗歌论坛和第三条道路诗歌论坛)双派(垃圾诗派和第三条道路诗学流派)诗学大辩论等各类文创活动,多部诗歌原创作品和文艺评论文章入选各知名文创艺术平台。代表作有《天黑之前》、《河》、《短歌》、《短章》等,著有《童年泛审美文化批评诗学札记》等文艺批评专著。2023年10月加入中国第一个后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北京诗派”。
◒ 附刘傲夫的诗
✤ 先锋诗歌
✦ 与领导一起尿尿
□ 刘傲夫
厕所里立便器
只有两个
我正尿着
领导进来了
与我并排
站着开尿
气氛有些沉默
我觉得这时候
应该说点什么
我说,领导
你尿尿
也尿得这么
好
❂ 诗人简介:
刘傲夫,本名刘水发,1979年2月出生于江西瑞金,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硕士研究生毕业。1990年代开始写诗,有诗歌发表于《诗刊》《诗潮》《诗歌月刊》《诗选刊》《草堂》《北京文学》《星火》《中国文化报》《清华文刊》等,以及入选《新世纪诗典》《汉语先锋》《2023年中国诗歌精选》《北漂诗篇》等众多诗歌选本;曾获 “御鼎诗歌奖”2010年度新人奖、第八届(2015)首都高校原创诗歌大赛二等奖、极光诗歌奖2016年度十佳诗人、第六届(2022)谷熟来禽·猛禽(桂冠)诗歌奖、2021年度磨铁诗歌奖·特别奖·最佳女性诗、第十二届(2022)《新世纪诗典》年度大奖—NPC李白诗歌奖·推荐奖、2022年庄生诗歌奖·年度荣誉诗人奖等。其诗在中国大陆具有广泛的传播和影响,为口语诗歌的新一代代表性诗人。创建有傲夫诗社。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