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琪和她的母亲
云杉
美琪清楚地记得那年夏天,美琪和她的母亲到堂叔家。原因是她们家从堂叔那里赊了五十斤小米。本来她母亲是和堂叔说好了的秋后偿还。可是赊了不到十天,堂婶就和堂哥来到美琪家要小米。母亲肯求地说:“他婶子,你也不是不知道我们家的情况,现在确实没钱,也不能买粮还给你们啊!你等到秋后队里分粮了,我们一定给您送去。”婶子听了母亲的话,指着美琪家的破屋说:“嫂子,不怕你生气。你说我们老葛家不出五服有一百二十多口人。也算是大门大户了!现在就数你们过得差,你看看你们住的房子这么矮小也就算了!吃的还没有!大人孩子穿的也都这么破。这日子咋就让你们过成这样!?”美琪听到母亲低声下气地说:“他婶子,你哥不是一直身体不好嘛!他干不了重活!”
等婶子和堂哥走后,母亲去父亲的房间跟父亲叨咕此事。父亲听了,对母亲大发脾气说:“还给他们,我们就是全家都饿死,也不吃他们的小米!美琪听到父亲在骂母亲说:“一点骨气都没有……”母亲争辩道:“我总不能看着一家人大眼瞪小眼地饿着吧!?”父亲叹了口气说:“别怨那娘们心狠无情,要怪也只能恨我自己没用,我葛洪才宁愿饿死,也不会吃这嗟来之食!”美琪听了心里一酸,眼泪就止不住流下来,她怕父母看见,急忙用袖口去抹。
美琪知道在父亲的一再坚持下母亲也毫无办法,如果让父亲生气病情加重后果会不堪设想!无奈,她有气无力地对母亲说:“妈。我们把小米还给他们!你等我穿好衣服,我把门后那条绳子拴在单轮车上,我和你一起去她家。我在前面拉,你在后面推。”下午两点钟,美琪和她的母亲从家出来了。美琪在前面拉着单轮车,母亲在后面推。来到村西大柳树林时。美琪想到屯里的老王头曾在这里上吊死了,因自己也跟随人们来看热闹,曾亲眼目睹老王头瞪着大眼睛,伸着大舌头,胳膊和腿都很僵直地下垂着。当时就恐怖得好几天没有睡好觉。现在想起来顿觉毛骨悚然,她拉着车子玩儿命地跑,可是母亲已有两天没有吃饱饭了。不一会儿就累得气喘吁吁。母亲问:“干嘛跑得这么快?”美琪说:“我害怕!那地方是老王头……”母亲安慰她说:“你怕啥,他都死好几年了,还有啥怕的!人死了啥都没有了!就是有鬼,老王头也不会吓我们这些对他好的穷人。我活了四十多岁,就害怕活人了,还真没怕过死人!”听了母亲的话,美琪心里好像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安慰,也好像吃了一颗壮胆药。她不再害怕的原因,也是她们离那个地方很远了。又走了约一里多地,她们经过一个村子。美琪又看见一个院子里放着一口大红棺材,她听路边的人说小媳妇是下午和她的婆婆因为几个鸡蛋吵架喝农药死的。她又害怕起来,但还是硬着头皮,拉着车往前走。出了村子,美琪的身上早已经湿透了。忽然从道边的玉米地里窜出一条大黑狗,把美琪吓了一跳,她立刻停下来。母亲说:“这狗是不会咬人的,你不要怕!动物都是这样,你不攻击它,它就不会伤害你!”
太阳快要下山时,美琪看到不远处的山脚下有一大片坟地,美琪心想这大大小小的坟墓,多像大大小小的土馒头啊!母亲似乎看出美琪心思,她说:“再走一会儿就到了,有我在,你不要怕。”美琪想到可怜的母亲,她一边拉车一边落泪。这时,天空飘来一块云,瞬间就下起大雨。美琪的母亲怕单轮车上的小米被淋湿了,就急忙脱下衣服,自己趴在米袋子上,把她的衣服披在自己的后背上。可是她那的确良花衬衫是经不住雨淋的。完全是她母亲用身子护着袋子。美琪也怕这雨淋湿小米,忙把衣服脱下来遮雨。还好,雨下的时间不长很快就过去了,母女俩继续往前走。
大约又走了半个多小时,她们终于来到堂叔家。
美琪看到叔叔说:“叔叔好!”叔叔只是嗯了一声,过了一会儿,堂叔看见美琪和她母亲车上的米袋子才说了一句:“你们来了!”也许是她们饿的,也许是她们累的。或者是美琪和母亲两个人全身都湿透了,像落汤鸡,都怕弄湿了米袋子。两个人怎么也抬不起米袋子!的确,她们从家里出来,走了好几里路,连水都没喝一口,肚子早就饿得直叫了。美琪母亲只轻声地说了句:“他叔,麻烦你把这个米袋子扛下去吧!我们还要赶回去。”
在往回走的路上,天阴森森的。美琪看到母亲在不时地打寒噤。可是天都黑了,她们只能急着往家走。回到家里,美琪看到父亲一直沉默不语。也许是看到她们母女可怜的样子,美琪去厨房喝水时发现父亲在用衣角在擦眼泪,她急忙转过身去,也在不停用手抹眼泪。母亲赶紧把她的湿衣服换了下来,同时也找来两件打补丁的旧土布衣服递给美琪。这时父亲煮的菜粥也好了,美琪端到桌上,一人一碗,美琪觉得一家六口人吃得都特别香。
父亲说:“古语说得好,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居深山有远亲!”
母亲对美琪说:“你都十二岁了,咱们家里闲人多,你爸有病又不能干重活?后院子那几分地我咋的都能持候,你要是不念书,还能挣个半拉子工分,也不用交学费了!我养头猪,到秋后卖了,加上你的工分也够买回全年吃的口粮了。你爸的病若是能早些好,算是我们的福份!”
美琪没有作声,她实在不愿意现在就放弃学业,晚上她倒在土炕上哭泣。她的母亲心软了,劝她说:“一个女孩子,到啥时候都得要嫁人的,不是我们不让你念书,我是在同你商量,你硬是要去读,反正我们穷。”美琪爬起来,哽咽着对母亲说:“妈,我不念了。”
以后的日子里,村里人总能看到美琪在太阳还没有出来前就起来,她拿着那本语文书在姚家房东那片地头一边看书一边看小鸡。很多时候,人们还能听到美琪的大声朗读!
周日时,杨老师来到美琪身边突然问:“葛美琪,你喜欢读书吗?如果你喜欢今后你就可以把这里当课堂,不认识的字你到时候问我。”
美琪看着杨老师说:“杨老师,只要你能教我识字我就读,我愿意读书也会努力的。”
从那以后,美琪学习的劲头更足了。半年时间,美琪看完了三本语文书。还从杨老师那里借了一本冯德英写的长篇小说《苦菜花》。
窗外秋雨仍下个不停。秋风从她的小土布衣服底下往里面钻冷飕飕的。不管美琪干什么活,都没有忘了有空就读书。渐渐地她看完了《红旗谱》,《大刀记》、《烈火中永生》、《红岩》等文学作品。她自己也能写几篇小说投给报刊杂志。当编辑部的老编辑看到美琪用的是学生使用过的作业本背面写小说时,那工整的字清新质朴的语言时。都为她的小说深深吸引和感动了!他们根本不知道美琪是一个小学都没有毕业的孩子。但是,美琪能够看到自己的小说和诗被刊发出来,她从心里感激杨老师。七八年恢复高考时,杨老师又找到了她,让她报名参加高考,她感到很茫然,心想,我连小学都没有毕业,怎么敢去高考?她看到骨瘦如柴的母亲,感觉岁月把所有的苦难都刻在这个可怜的女人脸上。她看着母亲满是忧愁的脸,她的鼻子发酸,泪水又一次夺眶而出。她再看自己皮包骨头的手,哪里像一个女孩子的手,就像鸡爪子,皮肤像那两棵老樟树的皮。
有人说:“知识能改变命运。她不敢奢望自己参加高考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因为她知道。她除了会写诗和小说,她啥都不会!”但是,她在杨老师的辅导下,经过自己半年的努力 ,她报考文科,政治地理历史都是靠她死记硬背的,英语几乎是没有几个人会。她仅凭语文一科就打了九十二分,再加上另外几科,她顺利地被省一所学院录取。美琪考上大学了,村里人都奔走相告,上学那天美琪的堂婶还给她几十块钱。
这虽不是生活的全部,却也道出了世态炎凉。
美琪是流着泪走出村子的,她的母亲也是用喜悦的泪水和美琪送别的。作为高考文科状元的她虽然只有十四岁。但她童年所经历的人间苦难,确实也能让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大有感同身受!若干年以后,美琪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一家省内媒体工作。她以记者的身份格外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她写的每一篇稿子,都是对党对国家对社会的高度负责。不仅文章写得有血有肉;她本人也越来越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尤其是懂得知恩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