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一定能实现
傅济生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重温入党誓词 使我深刻认识到老年共产党员也应该不断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增强共产主义信仰。
主要体现在以下多个方面:
1.从党的事业层面来看,坚守党的初心与使命。老年党员作为党的一员,坚定信仰是对党的忠诚和对初心使命的坚守。我们在长期的工作和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可以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党的事业不懈奋斗。
例如,在面对一些错误思潮和不良风气时,老年党员能够坚守党性原则,坚决抵制,维护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2.从个人层面来看,保持精神寄托与生活动力。信仰是人生的支柱和精神寄托。对于老年党员来说,坚定的信仰能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到意义和价值,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和积极态度。即使面临身体机能下降、生活节奏改变等挑战,也能有强大的内心力量去应对,享受充实而有意义的晚年生活。
总的来说,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老年党员坚定信仰至关重要,共产党员的信仰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执着追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笃信践行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不变宗旨。这些信仰要素相互交织、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共产党员强大而坚定的精神支柱,激励着我们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各自岗位上,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作出无私的奉献,推动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共产党员的信仰是多维度且深刻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共产党员坚信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阶级斗争、历史演进等理论的正确性,将其作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这种信仰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真理性的深刻理解和认同基础之上,为共产党人提供了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实践。
2.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实现共产主义是共产党人追求的最高目标,是人类社会最美好的未来图景。在共产主义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实现了真正的自由、平等、公正。共产党员始终坚定地相信共产主义必然会实现,并愿意为之奋斗终身。这一理想激励着共产党人在各个历史时期,不畏艰难险阻,勇于牺牲奉献,不断推动社会向共产主义的方向前进。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基于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共产党员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共产党员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而努力拼搏。
4.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这是共产党员的核心信仰之一。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共产党员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解人民之所需,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呼声,维护群众利益,为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坚信共产主义一定能实现。原因如下:
1. 理论的科学性
(1).揭示社会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通过深入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共产主义理论正是基于这一科学认识,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可调和,必然导致其灭亡,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指明发展道路:共产主义理论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它明确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即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逐步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社会公平正义。同时,也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提供了指导原则,确保社会主义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2. 实践的可行性
(1).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成果:苏联、中国朝鲜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这些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生命力。
毛泽东主席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他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成功领导了中国人民进行了长达28年的革命斗争,最终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束了中国近代以来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毛泽东主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他提出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和政策,如“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虽然这些政策在实践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但也为中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毛泽东主席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成功抵御了外部势力的干涉和侵略,如抗美援朝战争,保卫了国家的安全和尊严。
毛泽东主席不仅是中国的领导人,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人物。他支持世界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提出了“三个世界”的理论,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毛泽东主席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思想和实践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通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为实现共产主义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全球范围内的社会进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紧密,人类社会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不断取得进步。这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创造了有利条件,如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全球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促进了国际合作与和平发展,为实现共产主义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国际环境。
3. 全世界人民群众的支持
(1).符合全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共产主义追求的是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和幸福,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这与全世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因此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拥护。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今时代,广大人民群众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全世界人民的支持是共产主义实现的强大动力。
(2).激发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共产主义的理想和目标能够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使他们为实现这一伟大目标而努力奋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这种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发挥,为实现共产主义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综上所述,共产主义的实现具有深厚的理论根基、广泛的实践基础以及强大的群众支持。尽管前进道路上可能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但就中国而言,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坚定信念、不懈奋斗、勇于创新,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干字当头、善作善成,向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奋进!我们共产党人坚信共产主义一定能实现。做到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二O二五年三月十二日
三月十二日是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纪念日

作者简介:
傅济生,男,1933年生,江苏省如皋市人,中共党员。高级会计师,长期从事财会、经济工作。曾在《经济日报》《财政》《经济研究》《中国税务》等报刊杂志发表论文十多篇,内容涉及财会、税务、收入分配、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全国经济学者高峰论坛参加者。近年来,潜心从事《红楼梦》等方面的研究、学习,著有《冒辟疆著作红楼梦杂谈》等内容的文章百余篇。
作品《郑板桥在白蒲的故事 》,参加2023年当代作家杯文学艺术大赛。2023年2月12日经评委会严格遴选,荣获一等奖。



作品《董小宛并非董鄂妃》)。参加2023年第一届·中华文人奖全国文学大赛。2023年9月29日经评委会严格遴选,荣获一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