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东湖公园
作者:杨山坡
位于县城东边郊外的东湖公园是大竹境内历史比较悠久的湿地公园,也是巨大的天然氧吧,承载着市民的生活记忆,见证了解放后竹城的发展变化。在这里,自然与人文交织,历史与现实共存,既有上世纪50年代人工湖的底蕴,又有现代湿地公园的创新。无论你是嬉戏的小孩、谈情的恋人、冬泳的壮士、晨练的老者,还是远道而来的静坐观景的游客,都能在这里找到诗意的角落,拥有一片放飞自我的天空,所以有必要到这里打卡。
春节前后,我曾多次来到东湖公园打卡,观赏这里的美景,领略这里的风光,感受这里的氛围。在阳春三月的一天,我满怀激情又来东湖公园打卡。走进公园,眼前是笔直的林荫大道,大道两边绿树成荫,苍翠欲滴,绿叶间冒出了嫩绿的新芽。林间,鸟雀们飞来飞去,叽叽喳喳,热闹非凡。大道左边是一方巨大的水池,一根绿色的水管不停地注入活水。池水清澈,游鱼细石,清晰可见。水池里耸立着八仙的石雕,他们姿态各异,神情不同,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有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及曹国舅。水池四周是高大的还没有抽绿的水杉,耸入云天,很像玉帝派来守护八仙的天兵天将,它们忠于职守,哪怕严寒酷暑,也毫不懈怠。
游客见到八仙的石雕,自然会想起八仙过海的神话故事。王母娘娘举行盛大的宴会,八仙都在邀请之列。要去参加宴会,他们就要渡过无边无际的东海,怎么渡海呢?吕洞宾提议,凭借各自的法宝,各显神通。铁拐李率先把拐杖扔进东海,拐杖立即化作一只小舟,小舟飘浮在海面上,他纵身一跃,稳稳地站在小舟里。众仙见状赞不绝口,跃跃欲试。吕洞宾、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曹国舅等相继拿出自己的法宝,先后渡过东海。后来蓝采和将花篮放入海中,花篮立即扩大数倍,花香四溢,沁人心脾。他看何仙姑没有任何法宝,便好心地说:“仙姑,坐我的船走吧!”何仙姑说:“谢谢你的好意!不用了。”她从头上取下一朵荷花放入海中,荷花随即变作荷花船,载着她慢慢渡过东海。八仙过海的神话故事为东湖公园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吸引着游客前来打卡观光,驻足赏景。
东湖大堤宽敞明亮,这里别有一番景致。大堤旁边是环境优雅的老年俱乐部,俱乐部大门左前方矗立着雷锋的塑像。塑像基座是赭红色的大理石,四面中间镶嵌着白色的大理石。正前方的白色大理石上镌刻着毛主席的手书“向雷锋同志学习”几个红色大字。基座上面就是金色的雷锋塑像。雷锋戴着棉军帽,军帽上的五角星闪耀着光芒。他目视前方,眼神坚定,神情温和,满面春风。雷锋出生在万恶的旧社会,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是共产党把他解救出来,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后来因公殉职。他说,他是螺丝钉,干一行爱一行。作为汽车兵,他尽职尽责,功勋卓著。他说,他是人民的勤务员。他因公出差,坐一路火车,做一路好事。他成为亿万人民心目中的好榜样,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
我伫立在庄严肃穆的雷锋塑像前,肃然起敬,思绪万千,电影《雷锋》的镜头浮现在眼前。一天傍晚,下起瓢泼大雨,雷锋见公路上一位妇女怀里抱着小孩,手里还拉着小孩,身上还背着包袱,在哗哗的大雨中艰难前行。雷锋忙上前一打听,才知道这位大嫂从外地探亲归来,要去10多里外的樟子沟,她焦急万分,不知所措。雷锋把雨衣披在大嫂身上,抱起大一点的孩子冒雨朝樟子沟走去,宁可自己淋得透湿,也要把母子送到目的地,一直走了两个多小时,才把她们母子送到家。等大嫂回过神来要感谢时,雷锋早已消失在雨帘之中。这个情节一直留在我心中,温暖着我,激励着我。雷锋,这个多么熟悉的名字,在人们心中闪烁着不灭的光辉。他把自己美好的青春和全部的热情都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雷锋精神像春风吹遍竹乡,吹进每一个人的心里。
离老年俱乐部几步之遥的就是川东最大的广场——东湖广场,广场的一年四季风景如画。春天,广场四周的树木长出嫩绿的叶子,远远望去就像一道绿色的屏障。花坛里的野花多得数不清,姹紫嫣红,令人眼花缭乱。天空,飘浮着形态各异的风筝,飘浮着小朋友们无穷的快乐。夏天的夜晚,广场上灯光璀璨,瑰丽无比。尤其是喷泉齐射的时候,喷泉与灯光交织,广场中央五彩斑斓,变幻莫测,形成一条绚丽的流动的光带,叫人心灵震撼,叹为观止。秋天一到,落叶树黄叶飘落,像蝴蝶飞舞,美不胜收。常绿树依然枝繁叶茂,苍翠欲滴,生机无限。冬天的广场如果遇到下雪,景致就不同凡响了。由于全球气温升高,川东地区近年来很少下大雪,所以大雪纷飞的时候,小朋友们就欣喜若狂,纷纷跑到广场上,追逐着飘落的雪花,追逐着无尽的喜悦。
突然,广场一侧的树林里响起《祝妈妈长寿》的歌声。“一家人欢聚一堂,祝妈妈花甲大寿。欢歌笑语喜气洋洋,暖流涌上心头。妈妈呀,祝您长寿!祝您长寿!”歌声悠扬,喜庆,激昂,优美,飘进我的耳朵,撞击我的心灵。我循声而去,一打听才知道这是一个小型的老年合唱团,正在准备一场祝寿晚会。成员不到10人,年龄最小的60多岁,最大的80多岁。其中一位80多岁的成员坐在轮椅上敲击乐器,他精神矍铄,笑容可掬,令人敬佩,令人赞叹。他们吹奏的乐器很特别,我从来没有见过。在他们一曲终了的时候,我问戴眼镜的乐师:“老师,你吹的是什么乐器?”他热情地跟我解释:“这是电吹管。电吹管具有电子琴的功能,可以自由变调,声音优美,好听。”他一边解释一边示范,没有一点架子,如同春风吹进心里,我感到暖暖的,料峭的春寒消失得无影无踪。我现在意识到,广场最美的风景不是自然景观,也不是人文景观,而是阳光、快乐、幸福的人们。是他们让广场生机勃勃,成为最亮丽的风景。
公园的主角不是广场,而是东湖。其实东湖并不是湖,而是上世纪50年代修建的大型水库,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才有今天的规模,美其名曰“东湖”。湖面宛如一块巨大的翡翠镶嵌在城东的绿野之间,述说着东湖的发展历史,讲解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湖面笼罩着淡淡的薄雾,太阳奋力冲破薄雾,洒下万道金光。每一道金光都是大自然精美的画笔,描绘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春风拂过水面,泛起层层涟漪,仿佛时间放慢了脚步,要在湖面上流连。现在是初春时节,天气还比较寒冷,人们都穿着冬装,可是有几个游泳爱好者毫不畏惧。他们脱光衣服,活动了一下身体,然后纵身跃入湖中,有力地摆动双臂,向对岸游去。他们一前一后地摆动双臂,溅起雪白的浪花,犹如一个个跳动的音符,汇成一支激越的进行曲。还有不少的钓鱼爱好者也不怕寒冷,正在湖边垂钓。我挨个观察了一下,几乎都没有什么收获。走到一个中年人跟前,看见小桶里有两条小鱼,我问他:“这么冷的天,好钓吗?”他没有正面回答我,只说:“我不是为了钓鱼而钓鱼,是为了雅兴,为了情趣。”他的回答很有哲理,令我豁然开朗,敬佩不已。
东湖最南端是新开辟的景区,面积不小,景点不少,还有一个很有诗意的名字——川东竹里。环湖路在这里拐了一个180°的大弯,又继续向前延伸。拐弯处路边摊点很多,有卖吃的,有卖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游客几乎都要在这里小憩,顺便吃点东西,所以这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与集市没有两样。可是一走过阁楼式的褐色大门,就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没有灯红酒绿的场面,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没有车水马龙的阵势,有的是茂林修竹,飞瀑流韵,小桥流水,曲径深潭,亭台轩榭。我走过曲径,面临深潭,烦躁的内心得到片刻的安静,心情顿时舒畅起来。我来到亭子里坐在木椅上休息,聆听飞瀑流韵,感受溪谷的宁静。我又跨过小桥,登上山坡的高处,回望波平如镜的东湖,我心飞翔,飘飘欲仙。
远方的客人啊,欢迎您到大竹县城做客,并请您到东湖公园打卡!您不要觉得人生地不熟的,我可以作您的向导,竭诚为您服务。虽然我没有准备精彩的导游词,但是我准备了一颗赤诚的心。我带您参观八仙石雕,给您讲述八仙过海的神话故事。我带您漫步东湖广场,欣赏最美的人间风景。如果您喜欢游泳,我会请人陪您畅游东湖。我带您走进川东竹里,欣赏别样的风景,寻找别样的人生体验。东湖公园还有很多景点,我们慢慢游玩吧。
【作者简介】
杨山坡,原名杨定超,四川大竹人, 中学高级教师。平生以语文教材为剧本,以阳光少年为主角,以三尺讲台为舞台,演绎不计其数的心灵故事。论文《哈哈镜里的人物形象》在北京三个面向和《教育文摘》联合举行的教学论文比赛中荣获一等奖。闲暇时喜欢阅读散文、诗歌和小说,在字里行间徜徉,在句读上坐着小憩。同时喜欢堆砌文字,放飞梦想;在文学这个百花园里播种希望,挥洒激情,收获喜悦。主要作品有散文《桂林日记》、诗歌《歌声飞过40年》、小说《寻人启事》等。在人生旅途中,追求诗意的生活,逐梦艺术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