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朽的丰碑
——纪念抗战争胜利八十周年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1945年8月15日,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世界人民的最终胜利而告结束。中国人民坚持十四年之久的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反帝斗争史上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评价的,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有亚洲战场、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亚洲战场的主体是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主力军。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场依然是亚洲战场的主要战场,中国军民牵制了日本陆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二以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战场开辟最早,比欧洲战场早两年多,比太平洋战场早四年多;坚持时间最长,从1937年7月到1945年8月达8年多,如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算起则达14年之久;牺牲最大,中国军民伤亡达3500多万人,直接经济损失62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8000亿美元,930多座城市被法西斯侵略实力占领蹂躏;结束时间最晚,比欧洲战场晚四个月。在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中,中国人民为反法西斯战争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抗击着日本法西斯的野蛮侵略,终于赢得了战争的胜利,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积极倡导和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全国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紧密团结,形成了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在政治方面,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动员全国人民进行全面抗战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实行了放手发动群众,开展广泛的游击战,建立抗日根据地,进行减租减息等具体行动方针。在军事方面,把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动员、组织和武装广大人民群众,以游击战打击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平型关、百团大战等著名战斗。在经济方面,各根据地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政策,鼓励军民生产和发展经济,提高战胜敌人的物资基础能力。经过八年抗战,共产党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党的队伍由3万人发展到120万人,正规军由4万人发展到127万人,民兵发展到200万人,在敌人后方建立了19块抗日根据地,拥有人口1亿多。处在抗日前线的各族人民,在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逐步成长壮大,取得可喜的成绩。历史证明,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是夺取抗战胜利的中流砥柱,是带领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可靠保证。
侵略者为了征服被占领地区的人民,在所到之处烧杀奸淫,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行。他们在中国的土地上进行砍杀中国人的比赛,对妇女进行兽行奸污,把人间变成了地狱,把中国大地变成他们犯罪的乐土。但炎黄子孙并没有被征服,中国人民以各种形式的斗争进行顽强抗击:游击战、地道战、地雷战……生与死的磨难,血与火的锤炼,使中华民族比过去更加顽强和团结。在抗击外来侵略者的斗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狼牙山五壮士、抗日联军司令杨靖宇、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新四军四师师长彭雪枫……他们为祖国的尊严和民族解放而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鼓舞和激励我们奋发进取的巨大力量。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重温这段历史,感触颇深。帝国主义侵略者给中国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先辈们为民族解放英勇拼搏的英雄壮举,中国共产党为民族为国家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将永远载入史册。先辈们80年前用血肉换来的胜利,在世界人民面前竖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保卫人类的持久和平,反对侵略战争的重演,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在世界并不太平,国际局势相对稳定的今天,我们要抓紧这一有利时机,一如既往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勇往直前。

作者简介:史红霞,生于1988年,陕西西安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陕西作协会员,2008年始发作品,曾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羊城晚报》《陕西日报》《诗刊》《人民文学》《草堂》《知音》《延河》等报刊发表散文、诗歌作品多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