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挖竹根
文||魏兴付
老宅有片竹园,这是上辈的遗留。父母早已作古,我们兄弟五人早已成家立业,各忙各家。按农村传统习俗,老宅及竹园归属小弟继承,可他在北京谋业发展,已基本定居北京,这老宅及竹园后来由小弟委托当老师已退休在家的大哥代管。
多年下来,大哥年岁已高,力不从心,近三年大哥将此转让由我家代为接管,自种自收。平日里,忙碌于工作和生活的琐碎,我们挤时间将老宅基地复耕种上庄稼,很少有时间顾及这片竹林。这竹子长得太茂盛,占了不少地方,影响其他植物的生长,之前,大哥曾请过挖掘机在竹园边沿挖出壕沟,但竹根的地面潜伏伸长,顽强的生命力超出我们的想象。
近日我趁学校首轮月假回家,妻子安排我们一起挖竹根,阳光正好,微风轻拂。我找来一把铁锹,兴致勃勃地来到竹林边。一开始,我信心满满,觉得挖竹根不过是小菜一碟。然而,当我开挖时,才发现事情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竹子的根错综复杂,相互交织在一起,像一张紧密的网,紧紧地抓住泥土。每挖一下,都感觉锹头被一股强大的力量牵制着,无法翻动。少数竹根如弓形露出地面,对付它并不太难,难的是深藏不露者,进展缓慢,老婆已提前挖了一天,有一垄长约七米的边沿地,只挖了一米多,咋这么顽固?我又从别人家借来一把铁镐,我用力将铁镐刨土,切断竹根,将其一截一截地翻出地面。用“蚂蚁啃骨头”的精神,一点一点征服藏在地底下的“竹根”。
我用力地刨着土,不一会儿,额头上就布满了汗珠。阳光透过竹叶的缝隙洒在身上,暖暖的,却也让我有些燥热。那些竹根,长短不一,粗细不均,它们在地下肆意蔓延,似乎在向我展示着它生命的顽强。
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几个小时,我面前的竹根叠放成一堆。然后我用小铁车拉回自家,均匀放在水泥地平上拟定晒干当作柴伙。如此循环劳作了约三天,我和老婆都感到身体劳累疲惫,但心里还是舒畅的,因为我们终于战胜了它。
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竹根”,它们或许会阻碍我们前进的步伐,但只要我们有勇气去面对,有毅力去克服,就一定能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2025年3月9日写于家中
作者简介:
魏兴付,男,系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华阳镇人。曾任安徽省望江县吉成双语学校初中部语文教师(兼班主任),校刊《青春池》主编。2014年8月~2022年6月应聘加盟合肥八一学校工作,任初中部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并兼职学校官网通讯员);2022年8月始至今,任安徽桐城吴汝纶公学初中语文老师(兼班主任)。
热爱写作,作品大多散见于《蜀山文苑》《作家》《当代精英文学》《都市头条》《百度APP》等文学平台,辅导学生原创优文三百余篇发表(其中多篇获奖)。获多家文学平台授予“优秀辅导老师”称号。已出版散文集《瀚海拾贝》约15万字,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
2024年8月,获都市头条井冈山群第四届“十佳明星作者”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