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气的草药:地皮菜(散文)
文/李广昌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正是踏春访友的好时光。在这温柔的季节里,我随同友人漫步至池江医院旁,不经意间,在风雨休息亭的角落,发现了一片蓝绿褐色的奇迹——附地而生的地皮菜,仿佛是大自然不经意间洒落的珍珠,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孩提时代的记忆瞬间涌上心头。那时,四季的轮廓清晰而鲜明,春夏之交,雨水丰沛,新城飞机场的草坪里,总能在雨后迎来地皮菜的盛宴。大人们会笑眯眯地吩咐我们,带上篾筐,去捡拾这些大自然的馈赠。那时的我们,或许并不懂得地皮菜的珍贵,只是单纯地享受着捡拾的乐趣,将干净的带回家当菜吃,其余的则用来喂猪。如今想来,那段时光虽已远去,但那份纯真与快乐,却如同地皮菜一般,永远镌刻在心间。
地皮菜,这味接地气的草药,不仅承载着童年的回忆,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本草纲目拾遗》《全国中草药汇编》等古籍中,均有其身影。它正名叫“葛仙米”,传说因东晋名医葛洪曾采其为食而得名。其形小似木耳,故而又有地木耳、地耳之称。此外,地踏菜、天仙菜、地软、地衣、地检皮等别名,皆因其形状各异而得来。这些名字,如同一首首古老的诗篇,吟唱着地皮菜的传奇与韵味。
在药用方面,地皮菜更是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价值。它味甘、淡,性凉,具有清热明目、收敛益气的功效。对于目赤肿痛、久痢脱肛以及烫火伤等症状,地皮菜都能发挥其独特的疗效。民间更是流传着用地皮菜晒干研粉,以木梓油调敷治疗烧烫伤的方法,彰显了其深厚的民间智慧。
现代科学研究更是揭示了地皮菜丰富的营养价值。它含有肌红蛋白、β-胡萝卜素、甾醇、蛋白质、铁、钙和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成分,被誉为好钙性的指示植物。在钙含量较高的地方,总能见到地皮菜的身影,仿佛是大自然的使者,默默传递着这片土地的丰饶与生机。
当然,地皮菜的美味也是不容忽视的。凉拌地皮菜、地皮菜炒鸡蛋、地皮菜豆腐汤等绿色美食,不仅口感滑嫩,更搭配简单调料就能突出其自然风味。这些菜肴,如同春天的使者,将大自然的清新与甘甜,带入了我们的味蕾世界。
然而,在享受地皮菜带来的美味与健康的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其食用禁忌。野生地皮菜易吸附泥沙,需反复清洗;环境污染地区生长的地皮菜不可食用;脾胃虚寒者应少量食用,避免过量;烹饪前务必彻底煮熟,切勿生食。这些注意事项,如同守护地皮菜美味的守护神,让我们在品尝美味的同时,也能保障身体的健康与安全。
地皮菜,这味最接地气、最低调的草药,以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你,是否也曾品尝过这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