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至醉郿坞
作者:张渭英
再次步入醉眉坞酒厂,是距上次来两个月后的三月七日,我们来开展一次“以文润企、促进发展”文学助力小微企业座谈会。此时,厂前的田地里麦苗正绿,厂后崖畔上的迎春花开的正旺,厂院内的树木正吐着新芽。春天来了,万物复苏,一切都是欣欣然的样子。
杨立江厂长等候在院子,笑意满颜迎接我们,那热情俨然熟识多年的老朋友。他还是上次初识时那副纯朴的打扮,只是眉宇间多了几分欢快。
“我们去年库存的300吨酒已销售一空,供不应求。”刚一下车,杨厂长迫不及待地告诉我们好消息,表达对大家的感谢。
因为有初来的朋友,杨厂长再次带我们参观了厂区。
干净整洁的酿酒车间里,除了比去年多出几倍的正在发酵着的酒缸,还整整齐齐堆放着成百箱的猕猴桃。这些美味奇果,正在静静地等待着,历经发酵蒸馏后的华丽转身。从挂在枝头的酸甜,到跃入酒杯的清香,这是杨立江和猕猴桃共同质变的成功。
一间间的酒窖,似一条条幽深的古巷,泛着岁月的斑驳,静谧而亘远。那一排排顶着红帕队列整齐的酒缸,悠悠地散着清雅的醇香。这里是猕猴桃白酒生产供销中间站,只有经过时间积累沉淀,酒才会更加绵香醇厚。
包装车间一位女工正在认真地灌注装瓶,这是最后一道工序,完后就可装盒装箱出售了。杨总自豪的介绍说,这是他们这款古法酿造工艺里唯一的机械化操作,其余全部手工制造。他所说的“机械化”,其实只是一台小小的灌注机。可以精确的计量重量,自动灌注。
车间门口停放着好几辆等待装酒的货车,真是应了那句“酒香不怕巷子深”。醉眉坞用它独特的质地、口感、营养等,征服了体验过它的人,让人一饮不能释手,一品不能释怀。好的品质就是最好的口碑,好的口碑就是最大的宣传。现在的醉眉坞库存早已销售一空,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座谈会上,杨立江再次详细介绍了醉郿坞的发展历程。这次,他谈的更多的是前景的规划。“猕猴桃白酒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喜爱,市场已初步打开,我们不光要醉郿坞,更要醉天下。单靠一家醉郿坞的力量,肯定不能满足广大市场需求。我还是希望能把酿酒技术毫无保留的无偿传授给每家每户,让眉县的猕猴桃白酒酿造技艺,能像我们诸暨的织袜行业一样,引领国内外市场。”
“在猕猴桃深加工上,除了酿制白酒,还可以尝试用籽榨油,用酒糟加工高级饲料或燃料。总之,要让猕猴桃除了皮上的绒毛外,其他都变成有用之材,没有丝毫的浪费。”
“一个人的成败,就是要看他给这个世界留下的多少。但愿我的这些设想能够实现,能给眉县三十万父老乡亲带来真正的实惠。”
杨立江侃侃而谈的时候,眼里有晶晶的光在闪耀。他是有多么热爱这片土地,才会不远千里奔赴,才会毫无怨言跌倒又爬起,并倾注全部心血浇灌它。
阳光洒满了枝头,鸟儿欢快的叫着,知交好友们高声笑谈着。醉郿坞的小院里,融融暖意铺满一地。寒冬已过,春天,真的来了!
【作者简介】张渭英,宝鸡市职工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网络平台及书刊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