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潘春兰:她把哑巴婆母当亲妈
施福明 图/文报道
在淮河中游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全国石榴之乡和全国花鼓灯之乡里,有个古城镇潘新村,这里有一个人人都传颂的好媳妇潘春兰,她照顾生病残疾的聋哑人婆母的多少个春秋的孝道事迹感人至深家喻户晓,被当地群众移为美谈!群众们都夸她用一颗善良厚道的爱心撑起一个家,她的事迹感天动地,让许多人为之动容! 
在古城镇赵家自然村,有一位名叫潘春兰的普通农村妇女。多年来,她高高的个子,憨厚淳朴地道,他多少年如一日风雨无阻,悉心照料聋哑的婆母,让原本的普通家庭变得更井井有条,更有了生气,被乡亲们传为佳话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她用真心和耐心 换来老人和全家人的幸福和谐 !
六年前,贤惠朴实的潘春兰在媒人的介绍下认识了本镇一个勤劳能干的赵生进,不久他们就结为夫妻。赵家的婆母施杰珍今年已82岁,身体虽健康,但在一次生病发高烧时,被一个中医一针下去就误扎成哑巴成为终生聋哑人,这位老母亲有时发病时还神志不清,但总是善良勤劳吃苦又贤惠地参加一切劳动不停。“这样的家庭条件,以后咋过日子?”有亲戚朋友听说此事后,都劝她不要嫁这样的特殊家庭。可潘春兰相中了赵生进的人品好又会细心体帖关心人,感觉像他这样的家庭更需要人去照顾,就不顾大家的反对毅然嫁给孝道又责任满满的赵生进。
今年刚过完春节,婆婆不小心却又摔倒,腿也被形成骨折,生活也不能自理,她老人家生活被搞得一团糟。潘春兰从不嫌弃,她天天给老人洗衣、叠被,给她洗头洗脚,还帮她生活能自理。她的热情孝道使这个凌乱的家更有了条理,有了新生气。“我刚嫁过来时,婆婆和公公都不了解我,结婚刚三天,因为我要给婆婆洗头,被她误以为要伤害她而遭到拒绝!”潘春兰告诉笔者,当时真是感觉很委屈,可一想到婆婆是个年高智障老人,又不能和她一般见识,就擦干眼泪,再次耐心给婆婆比画着让她配合把头洗干净。
婚后六年来,我们家庭越来越和谐,家中添置了三层新楼和现代化家具,她和丈夫带着婆婆,学会和老人手语沟通,一有空她就和婆婆比画,学会了和他们沟通的方法,耐心向他们讲解家庭和邻里团结的好处,告诉他们不能发脾气来吓人,经常还做些可口饭菜,比如:“小锅贴鱼”和“羊肉汤”等给她来品尝。通过潘春兰的耐心开导,婆婆和公公的性格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邻居也相处好了,再也不发生矛盾了。而且还学会了对潘春兰好,有啥好吃的都藏起来也让潘春兰和孙子们吃,一家人总和和气气。 她为全家人奉献,总一时不闲地劳作,用行动诠释现代人孝道 !
自从潘春兰嫁到赵家后,就像陀螺一样每天忙个不停,全年没有一个休息日。儿媳妇生小孩坐月子都她忙伺候,全家老老少少都要照顾,还要腾出时间支持丈夫不离乡创业,做些零工,随着两位老人也渐渐上了岁数,年年都有生病住院的情况,但潘春兰从无一句怨言,她像照顾小孩一样细心照料。前年冬天,她的婆婆因高血压住进了医院,潘春兰丈夫又外出打点小工,她把哑巴婆母背在身上,日夜守在村卫生室病床前吊水,经她日夜守在病床前,端屎端尿,喂药喂饭,直到很快痊愈。
辛苦换来全家福,去年底,正是千家万户喜庆过春节之际,她们的双方儿女们和孙子辈二十多口春节都齐聚一堂,其乐融融。他们双方虽都是再婚人,却因缘都敢于挑起家庭责任而走在一块令人羡慕。家,是让我们相信爱的地方。孝,是让我们看见温暖的字眼,情,是心与心的真爱,百善孝为先。家庭和睦,孝老爱亲,多年来,潘春兰对家中两位老人不离不弃、无怨无悔,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伟大、传统的孝道,让她双方儿女们每一个小家庭都幸福美满。这是乡村中一副温馨和谐的画面!
